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31、重複的恥辱,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就是萬福麟第53軍的不戰而退,把永定河的灘頭陣地讓給了小鬼子的第14師團,給第6師團西進讓開了正面!
1933年的長城抗戰,萬福麟在南票、北票、阜新、凌源不戰而退,導致整個長城防線全線動搖,承德失手!
四年後的平津反擊戰,萬福麟再次不戰而退,導致孫連仲所部第二十六路軍的側翼失去了保護,固安、涿州防線崩潰!
在這一階段,獨撐危局,捨死忘生的,就是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所部,他們雖敗猶榮,當得起“國之干城”的稱號!
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在這一階段的戰績,比當年的長城血戰、前不久的南口之戰,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整個戰役失敗,孫連仲所部沒有得到應有的褒獎,是不公平的。
第二個罪魁禍首,就是天下第一豬——劉峙!
負會戰指揮全責的劉峙,秉承蔣某人“排斥異己”的一貫做法,甚至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所以他做得更徹底、更露骨!
把西北軍舊部第二十六路軍等放在最前線的房山、琉璃河一線,把步槍都沒有配齊的川軍第三軍等放在淶水、高碑店、新城一線,卻把中央軍放在遠離前線一百多公里的滿城、保定、漕河一線。
也就是說,不管前線打成什麼狀態,中央軍絕對當觀眾,絕對不參與。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蔣某人的中央軍並不是什麼機械化部隊,完全需要用一雙腳來趕路的。現在的中央軍距離前線超過一百公里,一旦防線出現危險狀況,根本不可能救援。
所以,從戰役一開始,中央軍就沒有準備參加戰鬥,就更不要說什麼救援各路大軍!這還是什麼狗屁華北反擊戰嗎?分明就是借刀殺人的鬼把戲!
第三個罪魁禍首,宋哲元!
在平津失陷前夕,各路大軍雲集保定準備北上,而平津最高軍政負責人宋哲元卻怕其他部隊搶了自己的地盤,多次致電南京,要求“可否轉請暫令準備北上各部,在原防集結待命”。
首先,正是因為宋哲元的三封電報組織各路大軍南下,後來的劉峙和蔣某人才有推托之詞,讓中央軍“名正言順當看客”!
其次,正是因為宋哲元的阻撓,緊急增援華北的各路大軍都不能提前展開,更沒有時間修築像樣的防禦工事。
結果面對小鬼子的坦克、裝甲車、飛機、大炮的時候,各方防線一觸即潰。成就了小鬼子“半個師團橫掃華北”的兇名!
第四個罪魁禍首,蔣某人!
配備有先進火炮的炮七團和戰車防禦炮兩個營到了河北,但蔣某人又於8月3日明確指示“炮七團位置應在保定或高陽附近,切勿置於最前線”;戰車防禦炮部隊“令其暫時集中於石家莊附近地區,但須疏散為要”。
此時,戰事正在房山、琉璃河一線激烈進行,勇士們採用身上綁紮手榴彈炸坦克的時候,這些先進武器放置在遠離前線的一百多公里的後方,到底能夠發揮什麼作用?
難道在蔣某人眼裡,真的就是“人命賤如狗”嗎?
第二階段:保定城垣保衛戰
日軍攻陷涿縣後,我守軍因戰局變化太快,部署未定,形成混亂局面,而日軍利用其反應迅速的特點,快速推進。
1937年9月19日,蔣某人對劉峙下達“我軍應在保定附近與敵決戰”的命令。同日,易縣被日軍第二十師團攻陷。
9月20日,日軍第六師團突破保定北約20公里的徐水陣地。當日,日軍3個師團(第六、第14、第二十師團)已抵達漕河一線。
此時,我方的部署是:以關征麟第五十二軍為基幹,以張耀明第25師守備保定北部的漕河防線,從平綏路撤退的馮欽哉第14軍團守備滿城,該部東側是趙壽山第17師防守。
保定城垣由關麟徵率第五十二軍鄭洞國第2師守備。在這一地區的還有裴昌會第47師、曾萬鍾第三軍,連同前線後撤的部隊,共計6萬餘人。
9月21日,日軍第14師團以主力進攻滿城。據守滿城西北426高地的第五十二軍張耀明第25師第75旅第149團一部,與日軍浴血苦戰,最後全部犧牲。(壯哉!)滿城於22日失陷。
與此同時,日軍第二十師團已迂迴至保定西南鐵路和方順橋一帶,對保定形成遠近多重包圍。
在進攻保定之前,日軍為摧毀我守軍戰鬥意志,連續向保定城內進行狂轟濫炸,造成許多無辜市民傷亡。
停在車站南端的軍用列車4輛被炸燬,引發車內子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