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47、壯大基地,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連,就是藍采芹手中的一隻鐵拳,白鳳祥垂死掙扎,竟然撞到了這隻鐵拳上,不死那就沒天理了,因為他衝在最前面,所以,藍采芹一聲令下,白鳳祥就被打成了血葫蘆滾落馬下,緊隨其後的四梁八柱也是同樣的結局。
隨後而來的嘍囉兵,一看大當家的和四梁八柱全部陣亡,原來的亡命彪悍之氣頓時煙消雲散,攻勢自然萎頓下來,一分鐘不到,終於有一個土匪舉起手來大叫:“不要打了,不要打了,好漢饒命!”
投降,也是一種傳染病,只要有第一個,就會傳染下去。
一眨眼的功夫,五百多人都舉起了雙手,藍采芹一連的第一輪都還沒有打完彈鬥,就被迫停了下來,一連連長大叫晦氣。
這一場圍殲戰,整整打了一個半小時,經過打掃戰場,一共打死土匪427人,打死戰馬數百匹,最後抓獲俘虜539人,完好的戰馬1175匹,受傷以後只能轉為北山村勞力的,還有268匹,另外繳獲機槍6挺,馬槍937支,駁殼槍417支。
還有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大堆,五百多匹死馬也讓俘虜送到了炊事班,經過清理之後醃製起來,成為必要的補充肉食。
透過對土匪俘虜採用幽燕抗日支隊獨有的方法進行甄別,又槍斃了169人,送到農場強制勞動的,只有370人,兩次剿匪,農場增加勞力448人。
此戰過後,赤峰周邊三百里,土匪為之一空。
沒有了土匪的騷擾,三仙洞根據地迎來了一段最平靜的發展良機,第三個據點,也就是霸王洞也開始開發。
這裡是根據地進抵朝陽和榆關(山海關)一線的前進基地,白書傑曾經專門關照過,也是甘彤重點發展的地方。
之後不久,侯自得因為偷馬被千里追擊,最後停留休整的地方正是這裡,所有的備用戰馬也集中在這裡,到1931年9月初,霸王洞馬場經過擴建,已經擁有戰馬3579匹。
在三仙洞根據地中,霸王洞屬於規模最大的一個,整個洞穴群分為三層,一共有109個大小洞穴,成為幽燕抗日支隊的後方醫院所在地。
1931年9月19日,霸王洞迎來了第一批傷員,總共472人,因為甘彤此前的神來之筆,組建的醫護連發揮了巨大作用,截止到1932年3月,這裡一共接收傷員1357人,已經康復的1129人。
1932年1月10日,經過和白書傑電報協商,以藍采芹的獨立營為基礎,然後利用已經康復的傷員進行整編,正式組建幽燕抗日支隊第四大隊,第四大隊暫時不參加一線作戰,眼下的主要任務,就是嚴密監視三仙洞周邊的敵情,確保根據地的安全。
該大隊副連長以上的所有軍官,都是白書傑和甘彤親自帶出來的少年特種排戰士,可以說是嫡系中的嫡系,他們就一個任務,保護甘彤和根據地。
大隊長:甘彤(兼),副大隊長:藍采芹、彭翠雲。
警衛連(206人):連長:黃巧雲,副連長:蕭臘梅、裘妍香
女兵營(746人):營長:謝玉書,副營長:舒妙菱、唐曼柔
機炮營(746人):營長:姚建明,副營長:傅勝章、牛承志
騎兵六營(746人):營長:陶成周,副營長:高志達、劉宏茂
總人數2448人。
對於第四大隊的武器裝備及火力密度問題,白書傑在電報中明確指示:該大隊屬於根據地核心保衛力量,火力密度和機動性必須首屈一指,具體配備如下:
警衛連屬於甘彤的貼身護衛,裝備輕機槍24挺,花機關槍124支,迫擊炮6門,戰馬206匹,騾馬15匹。
女兵營輕機槍72挺,花機關槍372支,戰馬746匹;機炮營車載重機槍6挺,輕機槍48挺,迫擊炮9門,戰馬746匹,騾馬20匹;騎兵營輕機槍72挺,花機關槍372支,戰馬746匹。
完成了第四大隊的整編以後,甘彤利用湯偉業的關係,悄然進入承德設立了兩個接待處,其中,第四大隊女兵營副營長舒妙菱率領一連,駐紮在大石廟接待處,副營長唐曼柔率領二連,駐紮在王家溝接待處。
兩個連南北相距五公里,其中王家溝接待處距離承德市區一公里,主要是監視承德以東,凌源以西的小鬼子,同時準備隨時接待從阜新方向,奉命轉移過來的人員和物資。
接待處接受的第一批物資,就是從阜新轉移過來的三列裝甲列車,裝甲列車途徑葉柏壽車站的時候,被萬福麟的130師官兵發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