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面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47、壯大基地,萬世血仇,苕面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居然想動手攔截,鐵甲營營長羅定昆才不過16歲,乃是特種排出來的楞頭青,當即展開軍旗就要開戰。
得知裝甲列車是幽燕抗日支隊的,而且是從小鬼子手中繳獲,在嫩江橋上大顯神威的部隊,萬福麟就算再眼紅,也只能讓手下放行,沒辦法,小鬼子最精銳的第二師團都在他們手中吃癟,自己的130師只怕純粹是送菜。
白書傑讓這三列裝甲列車過來,就是要增強第四大隊的防空力量,裝甲列車早就重新改裝過了,並且是雙車頭推動,原來的37mm速射炮已經換成了兩座雙聯25mm高射炮,在第一節車皮和第六節車皮上,仍然保留了12挺馬克沁重機槍。
在這三列裝甲列車的後面,都掛載了兩個平板車皮,隨同過來的就是12輛坦克,還有兩個連的步兵,這就是白書傑手下的第二坦克營,營長關興國也是少年特種排的楞頭青。
關於白書傑對鐵甲營和坦克營的整編問題,這還要從頭說起。
當初白書傑讓盛治國專門和湯姆聯絡購買捷格加廖夫DP輕機槍,結果這傢伙還真有本事,雖然DP輕機槍暫時還沒有結果,但是他竟然弄來了蘇軍剛剛裝備的25mm雙聯高射炮,不過價格的確不便宜,一座就是1580根金條。
白書傑從後世知道,這一時期對付輕型坦克和步兵,高平兩用速射炮就屬於最致命的武器,後來經過討價還價,白書傑把自己的金條庫存拿出一半,弄回來了50座25mm雙聯高射炮,外加1000萬發炮彈。
除了從通遼招來的6名焊工師傅,白書傑又把阜新煤礦、火車站附近的所有工匠都請了出來,然後大動干戈,對24輛坦克和五列裝甲列車全部改造,現在的坦克,已經不能叫坦克了,應該叫做自行防空高射炮才對。
因為炮彈跟不上,對原來的坦克進行了改裝,卸掉了37mm火炮,加裝25mm雙聯高射炮,白書傑知道,高射炮既可以防空,更可以對付小鬼子的坦克,如果碰到小鬼子的豆戰車或者是中型坦克,高射炮完全可以把它們拆成零件。
白書傑把原來坦克上面的炮塔給去掉了,只採用它的地盤和發動機,然後儘量簡化了25mm雙聯高射炮的輔助裝置,再焊接在原來的坦克上,主要目的,是要對付鬼子的坦克和碉堡,關鍵時刻還可以對付小鬼子的豬突式進攻。
至於五列裝甲列車,也採用同樣的辦法,不過是直接丟掉了原來的兩節安裝火炮的車皮,另外找來平板車皮,把高射炮直接搬上去進行固定,萬一今後不要裝甲列車了,高射炮還可以卸下來。
裝甲列車的前後車皮裡面一共裝備九二式重機槍12挺,輕機槍24挺,車皮頂上的防空武器,裝備馬克沁重機槍12挺,25mm雙聯高射炮兩座。
剩下來的16座高射炮,白書傑全部安裝在3.5噸的日本運煤車上,整個改造過程,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
有了裝備,白書傑就以原來的坦克營為基礎,加上通遼的青年學生314人,原東北軍第七旅620團的邵建章所部324人,組建了裝甲防空大隊。
大隊長:白書傑(兼),副大隊長:馬德耀、邵建章(兼)
鐵甲一營(520人):營長:楊鴻才,副營長:秦明遠
鐵甲二營(520人):營長:羅定昆,副營長:高志達。
坦克一營(520人):營長:紀昌年,副營長:柳飛鵬
坦克二營(520人):營長:關興國,副營長:劉宏茂。
鐵甲一營裝備鐵甲列車兩列,8輛車載高射炮;鐵甲二營裝備裝甲列車三列。
坦克營下轄兩個坦克連和兩個步兵連,每個坦克連裝備坦克6輛,每個步兵連裝備輕機槍24挺,在阜新重新整編之後,白書傑就步坦協同作戰的戰術問題,進行了專門講解,並組織了演練。
為了加強衛戍大隊的機動性和火力密度,加強每個營3輛車載重機槍,全大隊9輛車載重機槍。
裝甲防空大隊組建完畢以後,白書傑考慮到小鬼子接下來的進攻方向,於是就把鐵甲二營和坦克二營調往承德方向,接受根據地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另外8輛車載高射炮和8輛車在重機槍調往赤峰方向,由侯自得統一指揮。
這些事情處理完畢,時間已經到了1932年10月中旬,白書傑命令衛戍大隊加緊徵集各種戰略物資,並用手中控制的阜新全部車皮運往承德接待處,命令特種營用一個月時間,對所有的煤礦安裝炸藥,同時拆卸所有的煤礦裝置運走。
1932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