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和清北談話,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午依舊練字課,孫山和楊清北在小池邊練字,德哥兒被鄭夫子拎到書房補習。 因為孫山的課程不同“認字”班。反倒不需要根德哥兒一起補,鄭夫子單獨給他上全新的課。 楊清北小聲地說:“山子,我也想去科舉考試。” 低頭練字的孫山猛然地抬起頭,認真地說:“清北,你跟家裡人說了嗎?” 楊清北搖了搖頭說:“還沒有,不知道阿爹阿孃準不準呢?” 又問孫山:“去考科舉要很多錢的嗎?山子,你大表哥花了多少錢?” 農家子要去走科舉之路,除了努力,更重要是銀錢支撐。別看楊清北家是地主,可是“小”地主,抗風險之力也只比自耕農稍微強一丁點。一有風吹草動,也會變成貧農。 孫山想了想說:“我不知道大表哥花了多少錢,但聽人說要很多錢的。就書這方面,四書五經是必備的,要花幾十兩呢。更不要說一路上用到的筆墨紙硯。反而夫子的束脩只佔很小部分。” 楊清北聽到買書要花幾十兩,臉色蒼白,驚訝地問:“要那麼貴啊,我家雖然買的起,但也太花錢了,不知道阿爹願不願呢。” 孫山也不知道怎麼說,自己倒是有書,可以借給清北抄。但這樣學習真得需要異於常人的毅力,顯然清北不像這種人,至少目前不像。 認真地問:“清北,你喜歡讀書嗎?每次看書,覺得悶嗎?” 楊清北急忙搖頭:“不悶,我喜歡看書。要是一天偷懶不看,我會很愧疚的。上次假期偷懶沒看書,我都好內疚。” 孫山繼續問:“清北,你為什麼也想走科舉之路,是因為我走這樣條路嗎?” 楊清北誠實地說:“嗯,我看到你想考,我也想考。我覺得你能考,我一定也能考。要是考上了,家裡的地能免有些租子,也不用每年出錢買服役。還有我覺得考上,好有面子,楊家村也有面子。” 楊清北說的是人之常情,考上的好處很多。只不過考的過程中很蛋疼。 孫山誠懇地建議:“清北,要是你想走科考的路,就對你阿爹阿孃說。把你的計劃說得一清二楚,讓你阿爹阿孃看到你的決心,不是臨時起意。” 楊清北疑惑地問:“山子,什麼計劃?是科舉的計劃嗎?” 孫山嗯了一聲,點頭說:“你要把整個讀書生涯規劃一遍。比如這個月,這一年要讀那些書,下一年也要讀哪些書。讀幾年書可以去考試了?要是考不過怎麼辦?這些都要規劃好。讓你家裡人看到你是有成算的,讓他們知道你是認真,不是浪費血汗錢。” 孫山又把自己23歲考不上秀才,就去打工的事說出來。 嚴肅地說:“我們窮地方的人,經不起折騰,一步錯,步步錯。每做一件事,可要步步為營。” 楊清北佩服地看著孫山,真心誠意地稱讚:“山子,你好有成算,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山子,遇到你真好,我要向你學習。” 孫山笑著說:“你要是真想走這條路,就去告訴你阿爹。無論他們同不同意,都不要指責。他們也有他們的打算,我們不能勉強。” 孫山害怕清北犯渾,不管不顧地要科考。 楊清北認真地說:“山子,我明白,謝謝呢。” 夏日的微風吹過小池邊,吹起一波漣漪,不管過了多少年,這個下午深深地烙在楊清北的心中。 等放堂的時候,孫山已經練了無數個字。幹了再練,練了又洗,反反覆覆,沒完沒了。 走出學堂,遠遠就看到孫伯民的身影。 跟鄭伯道了一聲別,孫伯民領著孫山和德哥兒如往常一樣走在鄉間小路。 孫山回到家裡後,先把今天佈置的課業完成。鄭夫子留置的作業,比以往更多。更需要耐心完成。 做完課業後,練了半個時辰的字。天還未黑,家裡人還未回來。 孫山拿起《大乾律例》讀了起來。雖然有些字不太懂,但有字典可查,慢慢地字就能越認越多。至於其他書以及四書五經,先不用超前學習了。 鄭夫子確定孫山集齊了科考的書後,給他弄了個計劃。 不需要超前學習,先把基礎打得紮實,一步一步來。如果有空餘時間,建議看其他書拓展知識。比如律法書,歷史書,詩詞等。這些知道的越多越好,考試的時候有會出現,只不過比例少罷了。 讀了一會兒,孫伯民等人回來了。 孫山笑臉迎人地跑出來:“阿爹,你們回來了?” 還未到秋收,可地裡的活依舊不少,特別是拔草,最厭煩。今天拔完,明天又長出來。無窮無盡,無限迴圈。 孫山家還有果園要管理,這個是重要的收入之一。家裡人特別寶貝地看管。 孫山有時候也會跑到果園,可還未靠近,就讓回去。家裡的田地果園輪不到孫山出主意。 孫伯民看到孫山小小人兒端著一盆水出來,立即走過去,接過來,心裡暖意滿滿。 笑著說:“做完作業了嗎?”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