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楊地主讓清北莫要走科舉之路,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穀雨,立夏,寒露聽到小滿的話,非常贊同。大姑總有老去的一天,得跟大表哥搞好關係。孫家能有今天,全靠何家罩著。只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討好何家。 蘇氏認同地說:“小滿說得對,謹哥兒如今是秀才了,將來很有可能是舉人,去做官。可要好好表現,讓謹哥兒記得我們。” 蘇氏瞄了瞄裡屋的黃氏。如今婆婆還在,跟何家還有斬不斷的關係,要是婆婆跟孫大姑都老去了,孫家怎麼辦? 所以一定要攀緊何家這門親戚,絕對不能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 孫山無語地看著想太多的孫伯民等人。但也只能找大表哥做藉口了,要不然孫伯民肯定不會那麼心甘情願地合作的。 繡球花從種植到開花起碼要2年時間。等種出第一批繡球花,可以插扦種植,這樣開花的時間會縮短很多。 由於要讀書的緣故,孫山沒辦法整日沉浸在種花,這段時間得教會家裡的幾個姐姐種,讓她們幫忙管理。自己大方向把握就可以了。 等把地壟好,整理疏鬆,天色已經很晚了。大家回到臥室睡覺。孫山則像以往那樣,複習一遍,等背熟了,才睡去。 第二天一早回到學堂,看到楊清北眼睛紅紅的,心裡咯噔咯噔。 中午吃飯的時候,楊清北難過地說:“山子,我昨天跟阿爹阿孃說要科考。他們不答應,他們只想我到學堂認字,學會記賬,回家幫他們打理田地。” 孫山一愣,不解地問:“你有沒有說你的計劃?” 楊清北點了點頭,語氣哽咽地說:“我說了,他們也不贊同。覺得科舉實在太費銀子了,買書就要花不少錢呢。我阿爹還說,用幾十兩的錢買書,不如買地回來收租子。 阿爹說讀書不能保證有收入,但買地種地能保證有收入。他說自己的錢只會用來買地買房子買鋪子,不會給我和我哥去讀書走科舉之路的,也不會讓我和我哥去做買賣。他只想收租子,只有收租子才能保證不敗家。” 孫山深入淺出地想了一會兒,其實楊地主的做法是最保守,也是最保險的。只要不戰亂,不得罪貴人,守著田地房子鋪子收租子過日子,最美滋滋。 楊清北低下頭,抹了抹眼睛,假裝堅強地說:“我阿爹說了,他現在會賺多些錢回來,買多些地,將來就能分多些給我和我哥,讓我們兩個衣食無憂。 我阿爹叫我不要想太多。黃陽縣多年不見一個秀才,我是沒機會的,他不想白白浪費銀子。” 孫山聽到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黃陽縣的教育資源的確讓人絕望,楊地主有這個想法很正常。 安慰地說:“清北,你阿爹說得對,科考真得太難了,前期需要付出得太多了。” 楊清北抬頭,看著孫山,認真地說:“我阿爹問我為什麼忽然要走科舉之路,我把你要考秀才的事說了出來。 我阿爹說,你很有可能考上,因為你有何家人的幫助。他說我不一樣,除了能付束脩讀書,什麼都沒有。我跟你不一樣。我阿爹叫我要看清楚自己的條件,莫要做些出格的事。” 孫山無比難受,勸慰道:“清北,你阿爹這麼想是有他的道理的,既然他不贊同,你就不要走這條路。但讀書這事,還是不要放棄。我們讀書是使自己長見識,所以就算你長大了,也要繼續看書。 有句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就算不科考,也一樣讀書。” 楊清北點頭應了一聲,不再說話了。至於想什麼,孫山不知道。 這種感覺非常難受,就像你的同學因為家窮,沒錢讀書,成績再好,也早早輟學去打工。 聽到後,難免唏噓。 最有機會走科舉之路的楊清北都沒辦法走科舉之路,整個鄭氏學堂孫山是第一個要走科舉之路的。 鄭夫子特別的重視,對孫山的課業更加看重。 先把一天的教學工作完成後,鄭夫子還會抽時間出來給孫山開小灶。把他知道的知識深入淺出地說出來,重點拓展孫山的知識面。 鄭夫子這麼用力地教學,孫山如此用功地學習,無意之間使得整個學堂的學習氣氛變得濃烈了。 “識字”班的學子們不得不更加勤快地讀書。 最慘的就是德哥兒,稍微不走神,就會挨板子。雙手被打得像豬蹄那麼腫,回去還要承受孫三叔和孫三嬸的混合雙打。 德哥兒傷心地說:“山子,我不想讀書了,夫子好嚇人,整天都打我。” 又對楊清北說:“清北,你有沒有覺得夫子越來越嚴厲,越來越愛打板子了,我看你也被打過幾次,是不是不想讀書了?” 楊清北斬釘截鐵地說:“阿德,我自己不認真讀書,夫子打我是應該的。你也一樣,比我還不認真,打你更應該,以後可認真上堂,莫要惹夫子生氣。” 德哥兒聽到楊清北自我PUA的話,想吐血,覺得跟清北小弟不是一條路的,以後不找他玩。 孫山冷著臉,嚴肅地說:“德哥兒,你莫要貪玩,再不好好讀書,我就告訴大姑,讓她不准你去府城幹活。 哼,你想想明哥兒,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