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七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回鄭氏學堂,我,孫山,科舉,西門七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山回到臥室,把這次得到的書整理好。隨後拿起書,從頭到尾複習一遍。這些日子落下了好多課業,得補回來。 多虧了何三老太爺的贈書,如今考秀才的書已經齊了。律法,歷史書有了,更珍貴的三品侍郎的註釋四書五經也有了,對科舉更有信心了。 書有了,老師更需要有。顯然鄭夫子不能滿足要求,孫山打算明年或者後年去縣城求學,已經跟孫伯民說好了走科舉這條路。 他也答應了。如果反悔,孫山也有辦法,“對付”孫伯民和蘇氏最好使的一招就是“撒潑打滾”,做個二世主。只要沒有第二個兒子,孫山有任性的資本。 看了許久的書,天快黑了。 穀雨喊著:“山子,出來吃飯了。” 透過窗戶,看到弟弟認真讀書的情景,穀雨覺得弟弟是世上最喜歡讀書的人,一定會考上秀才的。 孫山應了一聲,走了出門,來到堂屋,村長以及孫家二房三房的人已經到了。 村長把府城買回來的種子分下去,至於怎麼種,根據店家給的方法種,能不能種得成,全憑天意。 反正農家人不怕浪費力氣,至於地,在菜地裡找一塊,慢慢試種。 而孫山只買回來一種花種子,就是繡球花。 即“繡球”,又名“七色花”,是指顏色多變。 孫山打算種出五顏六色的繡球花來,分別移栽到花盆裡,賣一個色彩繽紛。 反正前世逛花市,繡球花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歡。寓意有吉祥、喜慶、祝福、長壽之意。繡球花又圓又大,看著就喜慶,特別適合在家裡擺上一盆。 至於怎麼種出不同的顏色,可以靠調色,改變土壤的酸鹼度,會開出不同顏色的花來。 孫山想試一下,成功當然好,不成功也沒關係。 啟動資金不需要問孫伯民拿,這次府城之旅賺了好幾個金裸子,賣了換上銅板也不少。 孫伯民和蘇氏也想借著“保管”之名要,但孫山拒絕了,反正不給,一言不語,夫妻倆也奈何不了,只吩咐孫山好好保管,留著娶媳婦。 第二天一早就起床,先洗漱一遍,再背書,吃過早飯後,孫伯民揹著府城特產,領著孫山和德哥兒去鄭氏學堂。 走到學堂門口,遠遠就看到鄭伯。 德哥兒興奮地跑過去,大聲喊:“鄭伯,我跟山子回來了,我好想你,你有沒有想我?” 鄭伯看到德哥兒和孫山也高興,歡喜地說:“你們兩個終於回來了,清北可想念你們了。府城好不好玩?” 德哥兒笑嘻嘻地說:“好玩,非常好玩,我都不想回孫家村呢。” 話還未說完,就被鄭伯一巴掌拍到肩膀,不客氣地罵道:“你這小子,樂不思蜀,等會挨板子吧。” 竟然在大門口說不想回孫家村,也就是不想回來讀書了。裡面的鄭夫子肯定聽到的。 孫山微笑地跟鄭伯問好。從孫伯民的揹簍上拿出一樣東西,就是傳說中的搔杖,撓癢神器,癢癢撓,也叫“老頭樂”。 孫山笑著說:“鄭伯,這是我從府城買給你的,可以撓後背。 鄭伯看到木做的“勿求人”,歡喜地說:“哎呦,你這小子,好細心,我可喜歡了。” 欣慰地看了看孫山,隨機撓了撓後背,滿足地說:“好用,真好用。 德哥兒看到鄭伯一直誇孫山,立即說:“鄭伯,我也買了禮物給你,從府城買的。” 急著從孫伯民的揹簍裡拿了一根“木鳩杖”,也就是柺杖,求表揚地說:“鄭伯,我特意給你買的,你看看木雕的斑鳩,是不是很精美呢。” 鄭伯接過王杖,眼睛冒光,驚喜地說:“哎呦,這也是送給我的?好,好,好。我好喜歡,德哥兒真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鄭伯欣慰地看著德哥兒,比鄭氏好太多了,果然還是孫家會教孩子。 德哥兒傲嬌地說:“鄭伯,等我下次去府城,再給你買禮物,這次就拿這個,下次買更好的。” 鄭伯摸了摸德哥兒的小腦袋,對著孫伯民說:“伯民,你們孫家的小子,都是好的,機靈又體貼。” 心裡想著怪不得閨女能嫁到府城了,這種教養,不是一般鄉下人能有的。 孫伯民也給鄭伯遞了些府城特產,笑著說:“這兩個小子,在府城可一直記掛你呢,喊著要給你帶府城的禮物。” 鄭伯聽到後,更樂了。 孫伯民說:“勞煩鄭伯了,我要見一下鄭夫子,我也帶了些府城的東西給他。” 鄭伯點頭說:“好,我就去通報。” 又對孫山和德哥兒說:“你們兩個先進學堂。” 孫山和德哥兒應了一聲,跟鄭伯和孫伯民告別,走入鄭氏學堂。 踏入課室就看到正在讀書的楊清北。 孫山歡喜地說:“清北,我們回來了。”十幾天未見,楊清北一點也未變,白白淨淨,高高瘦瘦。 德哥兒誇張地叫喊:“清北老弟,我們回來了,你一切都好吧。”仔細端量一下同窗,肯定不好,獨自一人面對夫子,誰都好不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