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夜談時策驚秦王,秦時頌喬松,毛豆佐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驚訝。他竟然詢問,可否將相應的考核下放到各地郡縣。這已經有了後世朝代院,鄉,會,殿四級考試的雛形了。
但任何政策都必須合乎時宜,當下大秦教育普及程度太低,莫說和近現代相比了,便是後世朝代也是遠遠不及。因此,完全沒有必要進行分級考試。待到日後大秦的教育普及提上來了,再進行分級比較合適。
況且,將考核下放到各地郡縣。在通訊不發達,缺少監管的這個時代,可是很容易造成地方相互勾連的。
,!
面對眾臣的提問,喬松都會耐著性子一一解答。
這場討論一直持續到夕陽西下,嬴政才以時間太晚為由,讓眾臣先回去休息,剩下的事情明日再議。眾臣意猶未盡的告退,離去的路上依舊在相互討論。
……
待到他們離開,嬴政看向了書吏整理的討論結果,久久沒有說話。
喬松跪坐在一旁,一動不動,宛如木樁一樣。
良久,嬴政開口問道:“開科取士的用意,不僅於此吧?”
喬松微微一震,看向了自己父王。
嬴政抬起了頭,若有所思的道:“當下大秦用人之策,以舉薦為主。如此一來,但凡朝中重臣,皆是眼線遍佈。
先前王翳,桓彝之事便是明證。這二人一倒下,其舉薦之朝臣全都受到牽連。”
“父王慧眼,實行開科取士之策,那麼所有官員便都是父王欽點,可一定程度上遏制官員之間的勾連。”
“你認為,剛才有多少人看出了你的用意?”
喬松面色一滯:“應當都看出來了。”
“那你覺得,為什麼他們沒有反對?”嬴政滿含深意的問道。
喬松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的確,此策增強了王權。莫非,他們是顧忌這一點?不對,李斯此人不好說,但是王綰,馮去劫,尉繚皆是正直之輩,不至於如此。
那為什麼?
喬松一時沒有找到一個足以說服自己的答案。
“其實很簡單。”眼見喬松陷入了苦思,嬴政索性公佈了答案:“因為要反對此策的人,並不在今日議事行列之中。”
喬松愣了一下,隨即恍然:“父王指的是,朝中各派系勢力?”
今日的王綰,李斯,尉繚等人,全都是父王一手提拔上來的,背後牽扯派系並不多。或者說,這些人都是堅定的王黨。
而朝中派系,以公族為代表的老秦一系,還有楚系,以及客系都沒有人能夠入選父王的心腹。
不,或許楚系應當把喬松他自己算上。
嗯?等等!
喬松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他這一招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畢竟,他如今算是楚系的執掌者啊。
一想到這裡,喬松頓感牙疼。
嬴政一看他的表情變化,便明白他是想通了。於是,便打趣兒道:“你給寡人說說,你到底是出於什麼想法,提出這麼一個政策的?”
喬松嘴角微微抽搐,平復了一下心中怪異的想法,然後擺出了一副慷慨的姿態:“兒臣先是大秦的公子,自當以國事為重。”
這一副態度,顯然搔到了嬴政的癢處,讓這位君王露出了滿意的表情。隨即,他繼續道:“此策,你應當還沒有說完吧?後續的呢?”
喬松頓時正色了起來。
的確,科舉制可是配合著一系列的政策實行的,這是非常龐大的一個體系。
嬴政聽了一會兒,臉色頓時變得無比嚴肅,命趙高封鎖了章臺宮,就連負責記錄的書吏都被趕了出去,並且銷燬了所有的記錄。
父子兩人談了什麼,只有他們二人知曉。
若非戒嚴的章臺宮位於咸陽宮之內,訊息沒辦法傳到外界,單單是這副姿態,便要讓許多人感到不安了。
……
父子二人秉燭夜談,直到天光漸亮,喬松方才將自己心中所想大致講了出來。
趁著趙高換蠟燭的時候,嬴政面色有些複雜的看著自己這個兒子,怎麼說呢,他曾以為韓非之才,足以為一統之後的天下提供一個治國方案。可今日從這開科取士之策,以及其後續搭配的政策來看,原來答案一直就在自己的眼前。
這是一個以法為骨,以儒為表,百家兼用的宏大體系,嬴政透過他的描述看到了一個繁華,強盛,充滿活力的國度。
那樣的國度,或許可以被稱之為世間樂土吧。
良久,嬴政嘆了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