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流年不利十七年,秦時頌喬松,毛豆佐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夏之交,滅韓的訊息堪堪傳開。但多年下來,秦人對韓魏兩國早就沒了興致。韓國君臣被押進咸陽那一日,南門外車馬行人如常,除了六國商旅站在道邊遙遙觀望,心生兔死狐悲之感外,老秦人連一點稀奇勁兒都沒有,好像滅韓理所應當,滅不了才令人驚奇。

倘若趙國真的滅亡了,那就不一樣了,老秦人非得大慶一番不可。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秦國竟然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喬松剛剛離開北地郡,趕往王翦大軍的時候,秦國的隴西和北地兩郡突然遭遇了強烈的地震。

當時,喬松一行人剛剛離開了北地郡,剛剛踏入雲陽,眼看著就要離咸陽不遠了,秦王的詔書卻如疾風般送達。那時,喬松正與部下們停歇在路旁休息,一名身背王詔的使者騎著快馬,風馳電掣般疾馳而來。

當他遠遠看到北地君的旗幟時,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狂喜,隔著老遠就高聲呼喊著:

“王詔至,北地君何在!”

喬松眉頭緊皺,這種匆忙的姿態,讓他心裡有了一些不好的預感。雖不知發生了什麼,但是王詔降下,喬松也不敢怠慢,連忙帶領手下眾人起身迎接。

那位傳詔的信使勒住馬匹,穩穩停下,然後幾乎是用跳躍的方式跳下馬來,迅速開啟了手中的王詔,高聲宣讀道:“王詔! 日前,北地、隴西兩郡突遭地動。今特命北地君暫且擱置前往大軍聽令之事,即刻返回北地,總理隴西、北地兩郡政務,以防生變!”

聽到這道旨意,喬松心頭猛地一震,臉上露出驚愕之色,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他恭恭敬敬地接過王詔,表示一定會奉命行事。

根據查閱的資料來看,史書上還真記載了秦王政十七年的這場地震。因為發生的時間太過巧合,剛好在滅韓之後,故此還引起了一些風波。

從圖書館中瞭解了相關史料的記載之後,喬松心裡便有了主意:“陳平,速速傳信呂言,命她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待命。”

“唯!”

陳平拱手一禮。

安排好這些事情後,喬松稍稍鬆了口氣。他心想:“北地郡有蕭何鎮守,又有韓信率領的大軍駐守,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倒是隴西郡,地處偏遠,局勢複雜,需要多加留意才行。”

想到此處,喬松轉頭對眾人說:“諸位大人,不如我們先行一步,前往隴西郡視察一下那裡的情況。”眾人紛紛點頭應是,表示願意一同前往。

就這樣,喬松帶領著一隊人馬踏上了前往隴西郡的征程。

……

隴西郡和北地郡一樣,乃是秦滅義渠之後所設。其轄地範圍非常大,一度包括後世的蘭州,天水等地區,乃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其郡治在狄道,也就是臨洮,萬里長城的末端所在。

秦朝關中諸郡地圖

從雲陽到狄道,單單是直線距離便有足足一千多里,即使喬松一行人星夜疾馳,也用了六日的時間方才趕到狄道。

隴西郡守早接到了王詔,一路上又有星宿閣提前開路聯絡,是以喬松抵達狄道的時候,郡守早就在城門迎接了。

“臣隴西郡守李崇,參見北地君!”

喬松看了一眼城門口迎接自己的隴西官員,眼中閃過了一抹意外的情緒,給陳平使了個眼色。

陳平貫會揣摩人心,瞬間便讀懂了喬松的意思,於是便開口質問道:“隴西郡便只有這幾個官員嗎?其他人為何不一同前來迎接!”

“君上容稟,近些時日隴西流言四起,臣命郡守府官員前往坐鎮。故此,失了迎接,還望君上恕罪!”

喬松打馬上前,看著眼前鞠躬行禮,卻依舊不卑不亢的隴西郡守:“李崇,本君沒記錯的話,你應當是御史大夫李曇長子吧。”

“回君上,正是。”

喬松嘴角驟然勾起了一抹笑意,心中暗道,果然。

李崇此人或許在此時名聲不顯,可實際上此人的後代卻極其了不得——他便是隴西李氏的先祖,也就是李唐皇室的先輩。

“郡守保境安民,處置民情乃是職責所在,既無失職,又何罪之有?倘若因本君一人,勞動郡守府上下官員來往迎送,因此誤了民情,反倒是本君之責。”

“君上寬仁,臣代隴西官員拜謝!”

“免了吧,災情如火,倒是該先看看這隴西郡當前的模樣。”

“還請君上入城,待臣詳細稟報。”

隴西和北地郡一樣,都屬於邊塞。由於有義渠的過去,因此其治下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雲蕭淑妃

一代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