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著貓的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2章 小冰河來了(上),鹿部落崛起,叼著貓的老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我們將目光緩緩轉回到“大華部落”。
三年的時光轉瞬即逝。三年來,“大華部落”已然邁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
整個部落的人口從
63
萬迅猛增長至
80
萬。
隨著高錳鋼在農具中被廣泛運用,“大華部落”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呈指數級的速度飛速拓展。
耕地的總面積已然達到了
100
多平方公里,在“大江城”、“鹿部落”城、“巨熊城”以及“蒼鷹城”外都形成了規模極為龐大的種植區域。
稻米和粟米已然成為了部落的主要食物來源。
此時,時間已然進入了深秋,剛剛度過了“祭祖節”和“大華部落”的成立日。
陸子龍懷抱著三歲的兒子站在屋子門口,靜靜地看著孩子們在廣場上嬉笑玩耍。
天空中彤雲密佈,沒多久,紛紛揚揚的小雪就飄落了下來。
孩子們在雪地中,玩兒得格外開心。
抱在懷中的陸同一也上躥下跳著,極力準備掙脫陸子龍的懷抱,去和廣場上的孩子們一同嬉戲。
陸子龍此刻的心中卻異常焦躁,現今雖說時間才剛剛進入十月份,稻穀和其他一些農作物才剛剛收穫,有的糧食甚至還沒來得及入倉,這小雪就已經飄落了下來。
這比去年下雪的時間又提前了十天左右。
陸子龍穿越到原始部落已然整整十年,這十年來他發覺冬季在不斷地延長,冰凍到來的時間是越來越早。
陸子龍甚至懷疑當下的天氣又進入了一個小冰河時期。
想到這裡,陸子龍不禁感嘆,面對這樣的天災,部落若要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便是向南搬遷了。
他看著那巍峨的神廟,遠眺那高大的城牆,以及城中那鱗次櫛比的房屋。
這些建築他都傾注了巨大的心血,都是在他的見證下,一磚一瓦地建造起來的。
他又抬頭看著遠方工坊區窯廠那些巨大的煙囪上騰起的黑雲,聽著遠處學校中隱隱傳來的整齊的讀書聲。
想到要拋棄這裡遠走他鄉,陸子龍的心猶如被針扎般疼痛。
都說“破家值萬貫”,要放棄這些家當向南搬遷,不要說對於現在的族人,就算是陸子龍自己也是千般不捨。
但是作為一個穿越者,別人或許並不知曉,但他卻非常清楚自然氣候對人類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某種意義上,自然氣候對人類歷史的影響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自地球誕生至今,曾出現過數次冰河期,每次冰河時期的來臨,都會帶來大量生物的滅絕。最後一次冰期的時候,人類正處於原始階段。
那個時候,人類所掌握的科學理論還甚少,根本無法抵抗寒冷。
在中國,早期神話記載了“女媧補天”的故事,《淮南鴻烈》中有“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
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
在最後一次冰川期結束後,大量冰川融化,而冰川融化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因此洪水幾乎不間斷地發生。直到軒轅黃帝時期,洪水依然沒有停止。
對於古人而言,大洪水是難以治理的。人們把能治水的人奉為英雄。
大禹的父親鯀原本是治水的能手,卻因治水不力被殺。
舜帝啟用了禹,大禹治理洪水十幾年,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美談。
後來他依靠著治水的功績,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
不過在客觀上,洪水過後使得人類社會的發展急速推進。中國最早的農業區出現於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這些地方土壤較為肥沃,氣候比較溼潤,因此產生了稻作文化和粟作文化。
夏商時期,我國的氣候大部分時候都是暖溼的。西周時期,氣候開始大幅度寒冷。
此後中國的氣候每隔一段時期就會寒冷一次。
氣候溫暖時,可以為中原王朝提供更多的物質基礎,遊牧民族便願意臣服於中原大一統國家。
而當寒冷期到來的時候,遊牧區南移,遊牧民族具有更高的優勢。
就會出現遊牧民族佔據中原,和南方的漢政權劃江而治。
西周是第一個小冰期。《竹書紀年》裡說,周孝王時期,漢江直接冰封千里。
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同時,西部的犬戎打進了鎬京。周平王因此遷都洛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