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著貓的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3章 大江城建設(下),鹿部落崛起,叼著貓的老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城牆更加的堅固,陸子龍借鑑中國古代建造城牆的方法,築牆時選用謂蒸土築城法。

所謂蒸土築城,指燒造石灰而言,或是生石灰加水使用,在其變成熟石灰(氫氧化鈣)的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熱氣,蒸霧衝騰。

過去的歷史學家史家沒有現代的化學知識,不瞭解生石灰在變成熟石灰的過程中會發生泛放熱反應。只是根據現場熱氣蒸騰的現象,就像在蒸土一樣,於是就命名了蒸土建城。

由於大量使用熟石灰,夯築的城牆是極其堅固的。統萬城,它是中國目前現存的儲存最為完好的蒸土建城,距今已經前60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歷經千年的風雨,但依然堅固。

這主要是因為泥土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黏土和碳酸鈣。石英就是砂粒,碳酸鈣是生石灰(氧化鈣)吸收二氧化碳而來的。砂、黏土、石灰加水混合便成三合土,是優良建築材料,現代工程仍廣泛使用。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使用蒸土建城法,能夠有效的殺死泥土中的植物種子,避免植物種子在條件適宜的時候生根發芽而破土而出。從而對城牆造成嚴重的破壞。

在城門門洞的建設上,“大江城”沒有使用“鹿部落”城的過樑式木結構,這種城門堅固性較差,在對付火力武器上有著致命弱點。

當然這個時代除去“鹿部落”以為其他部落都沒有鐵器,更不要說“火器”了,但是陸子龍為了讓部落族人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果斷的採用磚砌券頂門洞。

他把這個建築難題扔給了陸長林,好在這小子經過幾年的歷練,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接到陸子龍

的這個任務後,他帶領學生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終於找到了相對簡單的製作方法,圓滿的完成了這個任務。

在城牆的防禦上,陸子龍計劃在城牆上放置大量投石機和床弩用來守城。

每隔20米設定一臺投小型投石機,這種小型投石機在城頭上可以將20斤重的市彈發射到350米以外;

每隔50米設定一臺投中型投石機,可以將50斤重的石彈發射到300米以外,

每隔50米設定一臺投中型投石機;

每隔100米設定一臺投大型投石機,可以將100斤重的石彈發射到350米以外,

除去投石機以外,城頭大大量配置了床弩。這種新式床弩由絞盤拉弦,3個人就能操作,有效射程500米,還可以同時發射大量箭矢,對敵軍造成大面積傷害,唯一的缺點就是精準度不足。

如果說古代士兵手中的弓箭相當於現代的槍,那麼床弩就相當於現代的火炮。

按陸子龍的構想,用這樣強悍的城牆防禦武器,即使是防禦他穿越前的明朝、清朝時代的人攻城,也能防禦敵人20萬敵軍的大舉進攻。在整個時代是真正的固若金湯。

現在“大江城”有近30萬多勞動力,雖然工程量極其龐大,但是有了鐵製工具,牛、馬、駱駝等牲畜,大量的人力車,牲畜拉的板車、在廣泛使用滑輪和腳手架,以及為了動用火藥開山炸石的情況下、

陸子龍計劃“大江城”2年內建成。

在“大江城”進行建設的同時,陸子龍把城外大河邊到“大江城”之間幾百平方公里的草原進行大規模的開發。

在這塊面積平坦巨大的土地上,燒荒伐木、挖溝開渠、平整土地,建造耕地。

農田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水和肥,因此為了灌溉這些土地,他在耕地中規劃和開挖了大量的溝渠,他沿著大河建造了上百架翻車,將大河中的水透過溝渠灌溉農田和排澇。而肥料他只能採用農家肥。

現在整個“鹿部落”和“大江城”都規劃好建設了大量的廁所,而且陸子龍制定了嚴格的衛生條例,所有部落族人都不允許隨地大小便,違反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除了水和肥外,陸子龍多少知道後世大規模種植的一些經驗,尤其是面積巨大的耕地,一般都需要建造農田防護林。

農業尤其是種植業其實是比較脆弱的,依然處於靠天吃飯。即使是陸子龍穿越前的現代社會,即使是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甚至做到了區域性影響天氣氣候,比如人工降雨、降雪等,但是在大自然的偉力面前依然是脆弱的。

種植業是自然生產過程,因此受旱、澇、風、寒等天氣變化影響極大,應對旱災、澇災的陸子龍的方法是開鑿溝渠,用來澆灌和排澇。

而應對風災陸子龍的辦法就是建造農田防護林。

大風對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十五境天人,一刀斬人間

跑路的黃瓜

開局被迫娶妻,卻造謠我是邪神?

七月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