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煎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64 章 蘭塘·過大年5,農家哥兒在末世,棠梨煎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便都提著籃子帶著碗往苗興家去了。有的買兩塊老豆腐中午燒菜,有的問啥時候做嫩豆腐,還有講究的,嘗一碗豆腐腦,不放滷子先喝一口,就為了品那豆腐腦的原|味。一時間倒也客似雲來,生意不斷。
李豔子驚喜萬分,知道豆腐肯定不愁賣,卻也沒想到一上來生意就這麼火熱。一早上她忙得幾乎腳不沾地,好容易等到劉月娥把豆腐都點得了,過來換了她。略歇了歇,李豔子又一鼓作氣扎進豆腐坊,開始撈腐竹。
這一日,石渠村多少人家的早飯桌上,都擺上了一兩海碗的豆腐腦,老豆腐也賣出去了整整兩板,一大缸的豆腐腦更是全賣空,還有不少人沒買到十分扼腕,讓他們明日多做一些。“這冬日裡啥菜都沒有,天天早上都是稀粥就鹹菜,可算能吃口香的改改口了。”
到了快中午,大家都開始做飯了,上門買豆腐的人才沒有了。午飯又是苗氏做的,就地取材,一盆蔥燒豆腐,一盆白菜燉豆腐,一鍋大饅頭。“這一天忙的,連個做飯的功夫都沒有。”劉月娥和李豔子有些不好意思。閨女是孃家的嬌客,讓上門做客的姑子做飯,實在有些不像話。
“一家人還說這幹啥?”苗氏道:“我只怕你們日後忙起來,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
“要不我來做吧。”苗老太太看著自己的兒孫這麼辛苦也有些不落忍,一家人都忙著掙錢就自己在炕上歪著。她雖然腿腳不好,但扶著灶臺站立還是不成問題的。
“別了娘
。我看就讓巧娘和雪娘做飯吧。她姐倆也到下灶的年紀了,您就在房裡指點著她們,她們有啥拿不準的上屋裡問您就是了。”劉月娥忙道。
沈青倒是想著,自己在虹城基地醫院見過的那種帶輪子的椅子。倘若姥姥能有那樣一個椅子,也能在家裡轉悠轉悠了,還能上廚房坐著指點兩個表妹。
這事兒就算說定了。一桌人邊吃邊算賺的錢,今日干得活多,吃飯也吃得香:“三斤豆子做的豆腐腦,全賣光了,一共收了十六文錢和十二斤豆子。”他們今天總共泡的豆子差不多也才這個數,單這一缸豆腐腦就賺回來了,剩下的就全是淨賺:“豆腐賣了十文錢和六斤豆子,那不還剩下三板沒賣出去。”
這一天就差不多賺了三十來文!一個月不得賺一貫錢!再算上年前的大集,一個月能賺一兩銀子不?
沈青看了一眼剩下的幾板老豆腐:“留一板在灶房裡,怕是下午能有外村的來買。其他的都放院裡凍上吧。那豆腐腦的滷子沒工夫天天做,但可以用秋油泡了醬黃豆,誰要給蒯上一小勺,省的他們回家還要自做滷,只怕有那懶的不想做滷,就不愛買了。”
劉月娥連忙答應。一點子秋油和黃豆又不值什麼,他們今天賣豆腐腦可是賺了老多了!
“既然這買賣做起來了,我們也就先回去了,家裡還有一攤子事兒呢。”沈青道,“借了俺們村長家的騾車也得還,大年下的,怕是用車的人多,不能耽誤了人家生意。”
這是應該的,但一聽到沈青要走,劉月娥和李豔子這心裡就有點發慌。雖然今日的生意都靠她倆一力支撐,可沈青在家,她倆就覺得跟吃了定心丸一樣!因此很是不捨,期期艾艾道:“這就走啊?不多住兩天?要麼把騾子還回去,你們娘倆再來住些日子吧,大過年的多熱鬧。”
要說這人變得多快啊?苗氏和離那會兒,這對妯娌是生怕苗氏回孃家住,現在反倒不想讓人走了。
“不了,家裡還有雞呢,現在都是託人幫著喂,哪能老麻煩人?”沈青道,“大家今日做的都很好,我一句話都沒說,在不在的,不都一樣?別怕。”
被個小輩安慰了一番,劉月娥和李豔子都有些不好意思。又想起家裡那捉襟見肘的住房條件,心中的惶恐不安又被一股子對好日子的嚮往給蓋過了:“成,我們鐵定把這買賣給做起來,不讓你虧了!”
沈青帶了苗氏回了蘭塘村,先把騾子車還給了桂香嬸子,又把帶的豆腐給相熟的人家都送了一點,也算做宣傳了:“我舅家開了一個豆腐坊,我之前賣野豬的錢投進去了一些,如今算是合夥。嬸子們要吃豆腐,置辦走禮的年貨,可想著照顧我舅家的聲音啊。”
大家都有些驚訝,這苗家啥時候會做豆腐了?不過也沒多想,他們石渠村富,又離著縣城近,多些門路也是正常的。便道:“那感情好,自從下河村那戶賣豆腐的搬走之後,多少年不好買豆腐了!沒得為塊豆腐再往縣城跑一趟,你舅家這也算給這附近村裡的人行方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