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大宋蘇公探案全集,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公微微一笑,點頭答是。張睢興奮異常,詢問其中情形。蘇公便將事情前後一一道出,直聽得張睢喜上眉頭。不覺間過了一個時辰,早已上了蠟燭,待撤去酒菜,二人又品茗細談。一番言語之後,蘇公早已打消心中顧慮,於那張睢刮目相看。

原來,張睢心中牽掛湖州百姓,聞聽得接任者乃是蘇軾,甚是歡喜,意欲等候蘇軾上任。有心腹頗為不解,問道:大人與那蘇軾政見不一,其來接任,大人為何不憂反喜?張睢嘆道:蘇軾雖極力反對新法,但為官廉潔奉公,為人襟懷坦蕩,不可一概而論!此番與蘇公細談,張睢便將湖州民風民俗、地理名勝、戶籍氏族、行當稅賦、土產特品、軍務防守,如此等等,一一細細告之。又將其在任三年治理之心得,對湖州治理之構想全盤托出。直聽得蘇公心悅誠服:張睢果是國之棟樑。身為一州父母官員,對黎民百姓如此牽腸掛肚,對社稷如此嘔心瀝血,真千古忠臣也!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無私心,不因與蘇公政見各異而以百姓生計為重。蘇公為官多年,卻從未見過有如此慎重卸任、肝膽相待之官吏。張睢可謂第一人也。

言罷,張睢長嘆一聲,幽幽道:“張某還有一言相告,古語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古往今來,有忠臣,便有小人,而天下之大,往往小人得勢。學士大人須小心謹慎則個”蘇公淡然笑道:“天理昭昭。”一側長班蘇仁見夜已深寒,目視蘇公。那廂張睢看得真切,道:“張某還有一事相煩。”蘇公問“何事?”張睢道:“張某因明珠一案焦頭爛額,事後耿耿於懷,原以為此番離別湖州,此事將成張某今生一大憾事。卻不料竟被學士大人破了奇案,尋回明珠。張某意欲一見血光之珠,不知可否?”蘇公笑道:“此案本屬大人料理,蘇某這就回房取來,交付大人。”張睢搖頭道:“張某已卸肩任,此事還得煩勞學士大人處置。張某隻求一見,足矣。”

蘇公起身,意欲回房取來。張睢執意相隨,蘇公無奈,只得任其跟隨。蘇仁提燈在前引路。回得西廂書房,蘇仁開了門鎖,引二人進來,而後掩上房門。書房早已佈置整潔,此番佈置乃夫人親手指點。書案臨窗,其上有紙硯筆臺。書架有古籍詩抄。蘇仁自去端茶水,餘下蘇公、張睢二人。張睢見書架詩抄,抽一卷展開,卻是一詞,曰:《水調歌頭》。細細一閱,張睢大驚失色,感嘆道:“此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可謂千古絕唱也。”蘇公道:“去年中秋,痛飲之餘,念起吾弟子由,隨手之作。承蒙張大人抬愛。”

張睢嘆道:“此詞若用在張某身上,再合適不過。學士大人書法絕妙,乃當世第一名家。不知肯否復書此卷賜贈與張某?”蘇公字卷輕易不與他人,今與張睢相處不過一日,竟似遇多年知交,爽口答應,鋪開紙卷。張睢意欲研磨,蘇公忙道:“不可,不可。”並將硯臺移過。張睢奇怪,只見那硯臺形狀奇異,竟比尋常硯臺高了許些,莫非張睢正疑惑間,卻見蘇公將二指頭伸入硯臺間,從中拈出一黑乎乎圓珠來。張睢一愣,驚道:“莫非此即是那明珠不成?”蘇公點頭,道:“正是。”

張睢驚愕,用軟布包住明珠,擦去墨汁,果是明晃晃一顆明珠!微弱蠟光下,那明珠閃著幽幽藍光,奇豔無比。張睢看罷,嘆息道:“雖是寶珠,卻是害人之物。可惜可惜。”

正當張睢嘆息間,蘇公忽然一驚,轉頭衝門高聲問道:“門外可是蘇仁?”未有回應,蘇公急身向門口而去,開得房門,探身出去,左右細看,並不見甚麼人物,心中疑惑,扭身回得房來。張睢詫異,詢問其故。蘇公疑道:“方才聞聽窗外似有聲響,出門去看,卻無有甚麼。端的蹊蹺。”張睢疑道:“想必是風聲吧。”蘇公思忖道:“興許聽錯了。”不時,蘇仁端茶進來。蘇公令蘇仁研磨,隨後提筆,將《水調歌頭》一揮而就,而後取出篆章印款,以作饋贈。張睢站立一旁,嘆為觀之,心中暗道:常人只道這夜明珠珍貴,卻不知蘇軾字卷乃無價之寶也。

一夜無話。此日大早,蘇公起得床來,見夫人尚在夢鄉,悄然披衣出來。戶外寒氣襲人,蘇公不覺一顫,將衣裳裹緊。抬眼望去,卻見廊中忽然閃來一人,蘇公一驚,待看清楚,卻是蘇仁。蘇仁自幼習武,起身甚早,到得蘇公面前,驚道:“老爺,大事不好。”蘇公又一驚,蘇仁行為舉止向來穩重老到,從未有過如此慌張情形。所謂大事必是非常之事。蘇公奇道:“何事如此驚慌?”蘇仁道:“老爺,書房昨夜失盜了。”蘇公大吃一驚,道:“書房失盜?那明珠便在書房之內!”

蘇公急與蘇仁往書房而去。到得書房門前,卻見銅鎖仍在。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