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部分,大宋蘇公探案全集,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盡力,多有善政,地方百姓無不稱道。
自湖州上任來,蘇公走訪湖州諸縣,體察民情,探究民風,其間又破得幾樁命案,一時傳遍湖州府。四方百姓傳言,皆道新任蘇大人斷案如神。這一日,蘇公正與夫人王氏在房中言及黃山谷尺牘,並作一詩欲寄與之。蘇仁來報,只道湖州織造官吏巫相欽求見。蘇公令其在客堂等候,隨即換了衣帽,到得堂來,只見二人正在竊竊私語,當中一人正是巫相欽,另一人體態臃腫,身著華麗,乃是湖州絲綢業主於九。那湖州歷來多養蠶種桑,故盛產絲綢,其名僅次於杭州,故此多富商豪賈,歷經數十年沉浮起落,幾多發家,又幾多敗家。至現今,只餘下朱山月、羊儀怙、於九三家爭雄,竟佔了八九成買賣。不想風雲又變,朱山月被其夫人寧氏及管事安福所害,朱府一時無主,萬貫家財引得朱室親戚、諸多姬妾垂涎三尺,你爭我奪,各不相讓,自此朱家生意無人打理,一落千丈。
蘇仁端上香茶,竟自站在一旁,靜觀巫相欽、於九二人舉止。蘇公笑道:“不知巫大人、於大掌櫃前來所為何事?”巫相欽道:“屬下求見大人,確有事稟告,此事亦曾與大人商討過。”蘇公笑問何事。巫相欽道:“大人可記得前些時日,道是有人慾高價採買絲綢一事?”蘇公聞得,頓時憶起此事來。死亡咒語一案中,李龍奉命查探孫進富,到得興隆莊,問及其掌櫃荀花間,無意中發覺此事,告知蘇公。蘇公甚為疑惑,便令李龍勘查打探。李龍暗中查訪,探得是那廝喚作烏篤卓,至於其高價採買絲綢是何用意,卻難以捉摸。蘇公亦曾疑心是朱府暗中陰謀,待寧氏、安福陰謀敗露,卻非如此。
蘇公淡然笑道:“此事已近半月,並無著落。想必是好事之徒無聊之舉,引人上當而後快意之。”巫相欽搖頭,道:“此事絕非好事者所為,屬下竊以為其中必有蹊蹺。”蘇公道:“巫大人有何高見?”巫相欽道:“初始,屬下聞得此事,並未上心,只當是有人惡意放風造謠生事罷了。又見得城中多有店號商鋪經紀四下收購,便為他等解釋闢謠。有幾家綢莊掌櫃相信屬下,便不再採買。也有不信者,傾其財而買之,以待貨奇。過了幾日,不見動靜。眾掌櫃經紀各執一詞,有慶幸者,更有惶惶者。屬下亦認定此乃好事者之舉。不想昨日那廝竟果真來了。”蘇公初時並不在意,聞得此言,不覺一愣,道:“他果真為採買絲綢而來?”巫相欽然之。
蘇公頓時來了興致,道:“且細細道來。”巫相欽道:“此事可讓於爺細稟大人。”於九滿面堆笑,幾次欲言,此番得以開口,乾笑道:“大人,小人以為其中必定有詐。小人於九,自幼與家父做絲綢買賣,至今已有三十五六年了,湖州綢緞買賣不知曉個十分,也知曉個八九分。初聞此事,小人便起疑心。那湖、蘇、杭州綢緞價目小人心中早有一本譜兒,若高出五兩銀子豈非笑話?除非是瘋癲胡言。”蘇公點頭,道:“於掌櫃所言有理,這天下怎有如此便宜之事。”於九道:“小人聞得下人言及此事,一笑置之,並不在意。卻不想三日後,那廝竟然找上門來,欲與小人商酌。小人一時好奇,意探個究竟,便令下人引那廝進來。小人偷望那廝,眉清目秀,竟然一表人才,身著華麗,舉止談吐甚為得體,絲毫無瘋癲跡象。小人心中詫異,那廝道:‘某乃東京人氏,姓烏名篤卓,此番來湖州販些絲綢絹緞。’而後便開門見山道出來由,只道欲買上等綢緞一千匹,其價高出五兩。小人笑道:‘烏兄真說笑也。於某入行已近四十年,四方八州也有不少同行朋友,各地綢價之低昂,多知之。近幾月來,卻不曾聞得有烏兄所言之價。’烏篤卓笑道:‘商賈謀利。烏某之所以高出五兩,自有緣由,只是不便道出。於爺只管進金,又何必多問其它?’小人笑道:‘怎奈於某相信?’烏篤卓笑道:‘烏某有定銀二百兩,先押在於爺手中。如有違約,此銀便歸於爺。’小人一愣,那廝果掏出二百兩銀子,擺在桌上。小人令管家上前鑑別真假,果是真銀。小人思忖:不知那廝究竟是何企圖,我當以靜待動,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銀子不出貨,他奈我何?如他背約,我亦得銀二百兩,何樂而不為?小人便一口應允。那廝方才離去。”
蘇公驚訝,道:“那廝竟付了定錢?如此言來,竟似是真的?”於九道:“小人經商多年,凡事權衡利弊,而後小心謹慎行事,故保得幾十年安穩,不曾有被人矇騙欺詐。聖人云:無見小利。即便有了二百兩定錢,小人依然心存疑竇。那廝是何來歷?又究竟有何企圖?小人百思多日,終不得其解,故而來見大人。”蘇公道:“汝之言極是,此中必有蹊蹺。不知巫大人有何高見?”巫相欽思忖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