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華爾街教父,愛之冰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探小說。圖書館提供給我的精神食糧有羅洛叢書,霍雷肖·阿爾傑②、G·A·亨梯和奧列佛·奧普蒂克③的作品,以及諸如狄更斯④、斯蒂文森⑤和查爾斯·裡德①這些名家的經典作品。
①尼克·卡特(NickCarter):19世紀末美國一套通俗小說中的偵探名。19世紀80年代約翰·拉薩爾·考里爾首先在其小說中使用。——譯者②霍雷肖·阿爾傑(HoratioAlger,1832…1899):美國作家。終身致力於少年文學的創作,主要作品有《衣衫襤褸的迪克》。——譯者③奧列佛·奧普蒂克(OliverOptic):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威廉·泰勒·亞當斯(WilliamTaylorAdams,1822…1897)的筆名。他共寫了1000篇故事,115篇小說,大部分以叢書形式出版。——譯者④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英國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傳》、《奧列弗爾·退斯特》、《雙城記》等。——譯者⑤羅伯特·斯蒂文森(RobertStevenson,1850…1894):英國小說家、詩人。成名作是《金銀島》。其他重要作品有《黑箭》、《化身博士》等。——譯者後來我在生活中驚詫地發現閱讀對我的影響比對我的朋友的影響要大得多。一般人看書只是為了透過考試或是為了一時消遣,看過之後很快就忘了。雖然在學校裡學過、讀過的東西我也大多數忘掉了,可是我仍記住不少,特別是內容概要。我一直具有記憶力強的優點,但我對學習的內容也非常感興趣,從幼年起,我就決心使學習成為我提高文化修養、增長知識和構築未來生活的途徑。
我的學習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在以後的班級學習時,每當發現一本我已經看過的參考書,總是特別高興。最近(1957年)我注意到我的兒子巴茨在寫一篇評論華盛頓·歐文②的《沉睡的山谷傳奇》的報告。許多年前我在學校裡也讀過這篇小說。我記得這篇小說從彌爾頓③的《失樂園》中引用過一句詩:“早已引發出來的纏綿的甜美”,描寫伊查鮑德在唱歌時提高聲音後鼻腔裡發出的回聲。我稍微花了一點功夫,找出了那段在1904年引起我的興趣,但此後再也沒有看過的詩歌。但這是很普通的事;在中學裡讀《失樂園》時,我就會聯想起歐文的小說《沉睡的山谷傳奇》中的“纏綿的甜美”這個短句。在後來的歲月裡,每一次都會產生聯想,以致我禁不住暗自背誦起彌爾頓詩歌中很長的段落。
我對文學的記憶能力不斷使自己和別人感到驚訝。昨天我到貝弗利希爾斯的一位眼科醫生處檢查眼睛,他要我讀一段字型從大到小的文章。我看了幾個字後天真地問:“這段文章選自《本傑明·富蘭克林自傳》吧?”黑爾醫生回答說:“是的。”他似乎非常驚訝,以致——我相信是無意地——把印著那段文章的卡片藏起來。結果我再也沒有做完這種測驗。他從未碰到過一個能辨認出這段文章出處的病人。我若無其事地說,那本書我只讀過一次,那是60多年前念小學的時候,也許我本當還應補充一句:那本書在我的下意識中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因為在海闊天空地馳騁的幻想中,我曾把自己想像為尤利西斯、本傑明·富蘭克林①和維克多·雨果②的美妙混合。(年紀一大把了,還毫不害羞地自我吹噓,真有意思!)
我童年時代讀物中的偉大英雄之一是奧德賽。儘管人們對《伊利亞特》讚不絕口,稱其為世界上第一流的詩歌,可是老實說,在羅伯特·格雷夫斯嘲弄性的改寫本問世之前,我從未能讀完它。雖然有些段落,例如赫克託向安德魯麥克訣別,早已成為我喜愛的文字,但《奧德賽》從一開始就使我入迷,在以後的歲月中這種魅力也未曾消減。主人公的意志和勇氣、苦難和勝利都對我很有吸引力,雖然我從未十分明白其原因。起初我以為這是由於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魅力迷住了我,因為他的性格和命運與我如此地不同。直到我長大成人之後好久才開始認識到,在我自己的性格中存在著不少奧德賽那樣典型的缺點和優點。作為一個年輕人,想到尤利西斯歷經飄泊流浪和艱苦考驗,最終凱旋歸來,與彭諾洛普團圓,並且自此之後兩人永遠過著幸福的生活,心裡十分高興。但是幾年之後,丹尼森的偉大詩篇使我認識了真正的尤利西斯,後者在島上的家及其妻子的床從來只不過是一個臨時落腳點。最後一段話縈迴在我的腦海中,好似向我的價值觀、抱負和期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我常常反覆背誦:“去努力,去爭取,去發現,不要屈服。”再後來,我讀了但丁的改寫本,領會到奧德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