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部分,大宋第一盜,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面募兵制招來的僱傭兵;宋朝太祖太宗時期,全國更是清一色的募兵,但戰鬥力同樣很強,兩次北伐的失敗是宋朝指揮方式、臨敵決策和後勤保障上出了岔子,而不是軍隊戰鬥力的問題。
宋朝的募兵制在招募方向上有著嚴重問題。其招募的物件經常是一些市井流氓、強盜;同時自北宋開始,每逢災荒年,朝廷就要從災民、流民裡面大量募兵,以消除民間暴動的隱患。
這種做法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民起義暴動的危險,但從長遠上講,這也給軍隊帶來巨大的戰鬥力下降問題。同時,由於宋朝朝廷不考慮已有的軍隊數量,無限制地募兵,吏以所募多寡為賞罰格,諸軍子弟悉聽隸籍,禁軍額員多選本城補填,故慶曆中內外禁、廂軍總一百二十五萬,導致軍隊數量激增,造成軍費支出上的巨大黑洞。
軍費開支巨大,訓練費用就開始匱乏,使得宋朝在軍隊的訓練和紀律管理方面非常疏忽。軍隊在招募之後,沒有嚴格的訓練和紀律,導致產生嚴重的**。
在軍隊編制上,宋代實行禁軍和廂軍兩級體制。其中禁軍是正規軍,主要的作戰任務由他們承擔。而廂軍名義上是軍隊,實際通常只從事工程、運輸等等後勤任務,甚至經常擔任各種雜役。
其實按照謝相公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行。只是突然進行這樣的整改,整個禁軍就要面臨大裁軍。提取精兵是一方面。可是讓他們放馬歸山之後,如何安置這些已經退伍的官兵,就是個問題了。曹彬愁眉苦臉的說道。
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謝慕華自信滿滿的說道:軍制要改,兵員素質要提高,陣痛只是一時的。從長遠來看,那是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地方的官員要積極配合軍隊建設。別的不說,現在大宋的人口並不算多。我們可以鼓勵不適合留在軍中服役的官兵去開墾荒山。他們開墾出來的土地,即為私有,只需要朝國家繳納一些象徵性的錢財,以後按年朝地方交上基本的賦稅,便可以永遠的持有下去。我相信,這樣可以激勵許多人去開墾荒田。
曹彬點了點頭,謝慕華這個想法是十分現實的,經過了五代十國的混戰之後,如今大宋的人口還真的不算多。相對來說,土地還是夠用的。
假如謝慕華真的能夠對契丹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那麼從幽燕以北,直到上京,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就可以控制在漢人的手中。那些土地,哪怕養活幾百萬人都行。契丹人不種田,難道咱們漢人還能不會種田嗎?
許多官兵嚮往的都是幾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農民只要有了地,就什麼都不怕。他們離開了軍隊,生活依然有保障。大宋並不缺錢,現在還有日本的金銀源源不斷的送過來。給予退伍官兵適當的安家費,是絕對做得到的。
謝慕華看曹彬接受自己的意見,接著說道:除了種地之外,我們也要鼓勵年輕人參軍。當兵,可以給予他們足夠的好處。比如,他們退伍之後要做生意,可以減免賦稅。他們的後代若是想讀書考科舉,地方要給予教育上的支援。總之,是要把加入禁軍,當成一個光榮而又有實際利益的事情來辦。
人都是現實的,不能永遠活在理想之中,當最初的漏*點漸漸淡去的時候,大家思考的依然是生存的問題。
就好像當契丹人虎視眈眈想要入侵中原,漢人們可以放下一切團結起來,跟契丹人戰鬥到底。
而契丹人沒有入侵,那漢人們想的就是,今天能不能吃飽肚子,明天要拿什麼去賺錢,後天是不是敢娶個老婆生個孩子。
謝相公這些話,的確發人深省。曹彬沉重的點了點頭。
其實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唯一一個實行募兵制的朝代,從制度的先進性來說,宋代的確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的一個巔峰時期。
自宋朝以後,無論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還是吹噓的天花亂墜的什麼康乾盛世都遠遠達不到宋朝的水準。
宋代並沒有鼓吹任何一個時期盛世。但是宋人可以很驕傲的說,放在五千年的歷史中,整個宋代都是經濟上的盛世。
所以,一個國家的兩大支柱,軍隊和財政。謝慕華只需要去煩惱,如何解決軍隊的問題就行了。而且,有錢好辦事,只要能抓住大權,把自己的政策轟轟烈烈的推廣下去,就足以解決許多問題。
哪個不聽話的,就殺。謝慕華已經具備了作為獨裁者的基本要求。
這些事,我一個人一個腦袋,也不知道要想多久才能有完美的結果。自然是要大家夥兒群策群力。一起出主意想辦法的。
謝慕華認真的說道:曹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