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毛澤東的早年與晚年,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學習上海等地的經驗,他領導的新民學會和全省學聯,策動湖南各界組成了400多個“救國十人團”
,在抵制日貨等愛國運動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榜樣和歐洲革命形勢,也啟發人們重新認識世界的走向。這都促使他從聖賢創世的歷史觀中走出來,認識到人民群眾在歷史變革中的偉大作用:“世界什麼力量最強?
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
貴族、資本家和強權者賴以維持統治的,無非知識、金錢和武力三種手段,他們人數少,人民群眾只要提高覺悟,廣泛聯合起來,這種統治手段也可轉為人民所有。他總結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不過是一些留學生、哥老會和新軍在活動,“與我們民眾的大多數毫無關係”。這是一個極大的覺醒。這樣,聖賢豪傑同“愚人”
“小人”
,教化與拯救的關係,就讓位於“民眾的大聯合”
,讓位於打倒一切強權的“平民主義”
了;不是依靠先知先覺的頭腦和精神力量,而是唯有“民眾的大聯合”才是改造國家社會的根本力量。中國社會存在“智愚階級”
、“貧富階級”
、“強弱階級”
;“幾個人享福,千萬人要哭,產業愈發達,要哭的人愈多”。
這些認識已接觸到社會上階級的對立和不可避免的階級鬥爭了。
18
21毛澤東早年的道路
由於分不清馬克思主義同無政府主義以及實用主義等的本質區別,毛澤東這時雖然還幻想“呼聲革命”
,也主張“多研究些問題”
,但這兩種世界觀的鬥爭誰勝誰負的問題,《湘江評論》上已露出端倪,顯示出必然的趨勢,即對封建主義的痛恨,對資本主義的失望,對社會主義的嚮往。雖然杜威的“實驗主義”
,托爾斯泰的“泛勞動論”
,克魯泡特金的“社會互助論”
,武者小路實篤的“新村主義”
,民主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這個“大雜燴”還色彩繽紛縈繞於腦際,但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的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不斷對他起著“東風壓倒西風”的作用。
湖南五四運動的直接繼續是驅張運動。毛澤東和新民學會會員積極策動和領導了這個運動。他們藐視張敬堯的專橫殘暴,不為幾萬“北兵”所懾服;他們手無寸鐵,敢於“秀才造反”。
三個驅張代表團成員秘密離開長沙,北上南下東去,毛為首的學會20個左右會員是三個團的骨幹力量,他被推為公民代表團團長,第二次來到北京。時隔一年多,這次的身份不是“卑微的”圖書館小職員,而是為民請命的湖南30萬人民的代表;不僅出入新華門,還自辦通訊社向全國報紙發稿。
“張毒不去,湘無寧日。”他們使用了種種合法手段進行鬥爭,震動了北京政府,造成全國聲勢,使這個皖系軍閥臭名遠揚,終於在南北軍閥對峙形勢消長中,從湖南敗走。
他利用第二次在北京停留的機會,進一步學習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向李大釗等人請教,儘可能找這方面的書籍閱讀,從而思索為改造中國,當前“最急切”
、“最重大”的問題。
這反映在1921年學會新年會議時提出的三大問
19
毛澤東早年的道路31
題;應以什麼作共同目的;採用什麼方法達到目的;當前從何著手。
1920年初,他同學會會員通訊中雖然談到,“於種種主義、種種學說都還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概念”
,但在《湘江評論》已達到的基礎上,實際上他的思想在快速前進中。
驅張運動進行時,在上海成立了一個“湖南改造促成會”
(隨後遷到長沙)
,著手研究驅張之後下一步的行動,提出“湖南自治”的口號和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政綱,而重點在“廢督”
,即如何避免政權繼續被軍閥控制。毛澤東到上海後,同陳獨秀討論了這個問題,取得相同的看法:當前中國形勢,總的解決無望,“不能由總處下手”
,但可以“由分處下手”。
如湖南、廣東這類地方,利用“地方自治”這種口號,脫離北京政府管轄,推行真正的“民治”
,可望造成較好的環境。在上海停留時,他為此寫了兩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