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毛澤東的早年與晚年,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去向問題,一致意見是向外發展。
必須走出湖南,到
①李澤厚:《青年毛澤東》,《中國現代思想史論》第126頁、128頁。
15
毛澤東早年的道路9
通都大邑,出洋留學,自由研究,獲得世界知識,以求救國救民之道。恰遇赴法勤工儉學的機會,為此毛澤東第一次來到久已嚮往的北京。克服種種困難,學會會員終於分幾批到法國勤工儉學,向海外發展成為事實。
毛本人決心留在國內,為學會打好基礎。在北京停留的半年,更使他眼界大開。他結識了陳獨秀和李大釗,接觸了許多他欽佩的思想激進人物,還同一些左翼青年成為朋友,吸收了許多新的思想,也包括馬克思主義的粗淺知識,參加了許多有意義的活動,腦中裝滿了許多社會實際問題。
他自己回憶這半年生活:“政治的興趣繼續增加,思想越來越激進”。
他深深感到,“近數年來,中國的大勢”
;“革新之說,不止一端。自思想、文學,以至政治、宗教、藝術,皆有一改舊觀之概。甚至國家要不要,家庭要不要,婚姻要不要,財產應私有公有,都成了亟待研究的問題。更加以歐洲的大戰,激起了俄國的革命,潮流侵卷,自西向東。國立北京大學學者首歡迎之,全國各地各學校的青年大響應之。”
①
他帶著這些新思想和新的活動經驗,回到長沙之後不久,就爆發了五四運動。這回的主觀與客觀形勢,就同八年之前的辛亥革命時大不相同了。毛澤東立即投入並領導了長沙的火熱鬥爭,新民學會會員成為領導的核心,自己成為學生運動隨後成為驅張運動的領袖人物。從此開始了他一生“克服抵抗”的革命活動,顯示出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思想。這時,
①《健學會之成立及進行》,《湘江評論臨時增刊》第一號,1919年7月21日。
16
01毛澤東早年的道路
《倫理學原理》批語中那些純粹思辨的東西,冥思苦想的抽象問題,“只有精神生活,而無物質生活”等等,統統不見了,而讓位於當前現實的鬥爭和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他主編主撰的《湘江評論》,走出了湖南,尤其氣壯山河的《民眾的大聯合》長文,獲得輝煌的成功,在全國發生了影響。
“毛澤東”這個名字開始為世人注意。
《湘江評論》開始克服唯心主義,強調從實際出發,強調物質生活的重要性。對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失敗都有了新的認識:“那時候的思想,是空虛的思想”
;那時候的出版物,“內面多是空空洞洞,很少踏著人生社會的實際說話”
;“辦學堂”
、“辦自治”
、“請開議會”成風,“多半湊熱鬧而已”
;“人入思想界,便不容易引入實際去研究事實和真理了”。通觀《湘江評論》全部文章,無一不是“研究事實和真理”
,“踏著人生和社會的實際說話”。
《創刊宣言》提出,“世界什麼問題最大?
吃飯問題最大。“這話說得何等明白。作者當然已感覺到,解決物質生活的吃穿住,是人類生存的首要問題。
“社會制度之大端為經濟制度”
,這已接觸到經濟制度較之政治制度與精神文化,是更為根本的東西了。吃飯同哲學相比,經濟同精神相比,無疑前者是更為重要了。
從而對“大本大源”
的認識,開始了向歷史唯物主義的變化。在長沙響應五四運動這一段時間,毛澤東的精力多用在報刊宣傳上,他寫的大小文章都是國內外當時最實際的問題。為了一個趙女士在花轎中自殺,一連寫了十篇文章。
這就使我們想起馬克思的經歷:博士論文充滿黑格爾唯心主義,畢業時主要想當大學教授,遇上政府反動議會的阻撓後,他轉到報刊工作,從而接觸到社
17
毛澤東早年的道路11
會實際問題。投入社會政治和經濟鬥爭的洪流後,唯心主義就隨之克服了。
青年毛澤東參加並領導了群眾革命運動之後,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轉變的程序很快。國家處在存亡危急關頭,怎樣才能挽救?種種社會問題同整個國家關係如何,怎樣才能求得根本解決?這時的思路,自然同書齋苦思冥想時根本不同了。
在五四運動中,他親身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