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我的回憶,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鬥爭,直接爭取農民生活的改善。

一般說來,國民黨人包括左派在內,畏俱農民鬥爭,對於土地革命,更視為過激行動,這與

國民黨人多出身於小康之家大有關係。

上述一切,是中共內部和國共之間,為國民革命和土地革命這一糾纏不清的問題爭論不

休的一般概一況。這也就是武漢時期的農民運動,不能獲得適當解決的暗礁。

湖南農民運動發展得最快,規模也最大。農協組織是由各鄉各區各縣市以至全省,自下

而上的遞層發動起來的。北伐前夕,湖南的農協會員已有約二十多萬人。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一日,湖南全省農民協會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時,全省七十九個縣市中,已建立了五十四個縣

市農民協會的組織,會員人數達一百卅六萬餘人之眾③。一九二七年二月間,會員人數又增

至二百萬人,據後來武漢國民政府農政部的核計,湖南農協會員最高人數(是五月間的數字)

達四百五十一萬人④。這些數字雖不一定精確,但農協會在湖南之被視為龐大組織,則為當

時人們共有的感覺。

湖南農運較之廣東湖北各省尤為熱烈,其中原因頗多。例如湖南歷經南北戰亂,農民所

受的痛苦極深;地主的民團勢力多為軍隊所收編,因而發展農民協會所遇到的阻力較為薄弱,

而且國共兩黨在湖南的組織相當得勢,左傾氣氛又極濃厚。中共湖南區委,又能以大部分精

力注重農運工作;湖南中共組織的創始人毛澤東一直重視農運,曾多次進行農村調查,併為

湖南的農運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湖南農運也多少承襲著太平天國起義的經驗。一位同情革命的湖南老學者在一九二七年

春,曾向我描述湖南農運的概況。他指出湖南農民在近代史上有過兩次大翻身,一次是太平

天國,一次便是現在的運動;而這兩次大翻身,頗有類似的地方,但其兇猛的程度則前者遠

遜於後者,目前已鬧得天翻地覆。他希望不再蹈太平天國的覆轍,真能為農民解決些問題。

這個省份的農運是緊隨著北伐軍進展的優良時機而發展起來的。國共兩黨在湖南各縣鄉

的分支組織,為了支援北伐,積極擴大農協。而農民對於北伐確也有過顯著的貢獻,一時獲

得各方面的好評。各縣政府多系依靠農協的支援,來完成戰時動員人力物力的任務。各縣鄉

的地主民團勢力多轉移到了農協的手裡,它們不僅擁有少數的槍支,而且有以十萬計的梭鏢

隊,於是農運也就隨著這種組織力量的增強而洶湧起來。等到北伐軍進到湖北以後,湖南恢

復平時狀態,農協鬥爭的目標,就集中到了土豪劣紳的頭上去了。一九二六年底湖南農民運

動過激之說,乃開始在武漢流傳著。

湖南農運代言人毛澤東,首先起來反對這種認為湖南農民打擊土豪劣紳為過激手段的言

論,他於一九二六年十二月間參加湖南農協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回到武漢,即提出了兩句“名

言”:“有土皆豪,無紳不劣”、“矯枉必須過正”。這顯然是湖南農民廣泛打擊土豪劣紳的辯護

詞。他雖承認湖南農運有些“過正”,但認為這是為了“矯枉”而不得不然。他的這種說法代

表了湖南同志一般的左傾情緒。後來他的湖南農運報告,也是根據這種觀念寫成的。

我當時曾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來諷刺他的這種說法。我向他說到的大意是,所謂“有土皆

豪代難道有一小塊土地的自耕農,也算是“豪”嗎?他自己也算得是湖南一位紳士,難道也

“劣”嗎?所謂“矯枉必須過正”,為甚麼必須“過正”?要“過正”多少?是暫時的“過正”,

抑是永久的“過正”?等等。他是個不肯認輸的人,只是大笑一陣,說這不過是為了當前實

況的需要,才說出這些話的。

湖南的中共同志們,多和毛澤東相似,隨著農運的進展,頗有左傾急進的見解。他們之

81/185

… Page 233…

《我的回憶》第二冊

中,有些人根本就抱著“矯枉必須過正”的心理和“有土皆豪,無紳不劣”的憤慨,極力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扼虛空

圈圈

戀君心之美人如花隔雲端

醉夢笙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應該沒問題(主排球)

二無

第一狂妃:廢柴三小姐

豆娘

花開春暖

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