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我的回憶,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綱領的第二部分是號召四川人民與我們共同實行的,名為《入川十大綱領》。這個綱領的
最大特點,是要求全川父老人民和紅四方面軍一起共同組織一個四川全省人民政府(其中沒
有隻字提到蘇維埃政府)。其次,是屬於一般政策方面的,如分配土地,職工利益,男女平等,
統一稅則,提倡文化教育,反對帝國主義和日本侵略,打倒蔣介石等等,這些都是中共的一
貫主張。再次是關於四川特有情形的,如廢除防區制度,各軍互不侵犯,和禁絕鴉片等。
我軍從兩河口沿著大通江河向通江縣城進發③,抵達距兩河口約一百二十里的苦草壩時,
我們舉行西行後的第一次高階軍政幹部會議。就在這次會議上,決定了我們今後行動的方針。
參加會議的同志一致認為可以在這裡建立一個新的根據地。這個區域一片崇山峻嶺,大
通江河兩岸,矗立著連綿不斷的石崖陡坡,從山腳到山頂,約有二十至三十里,使人望而生
畏。但一經考察,這一帶的天地村莊多在山林之上,人們在山林中依著地勢開闢了許多梯田
和土坪,種著水稻和各種雜糧,他們並未因我軍的到來而有所驚恐,照常耕織如故。從這些
情況判斷,我們認為這一帶是我們可以立足的地方。
漢中方面的敵軍,尚無跟蹤入川的跡象,我們估計他們都已疲勞不堪,一時不敢再和我
們接觸,不能阻攔我們在這一帶的行動。通南巴一帶田頌堯的部隊防務較虛,戰鬥力也很脆
弱。通江東面的劉存厚部,兵力較小,更是不堪一擊。根據這些軍事情況判斷,我們是可以
在這裡喘息一下的。
雖然如此,我們仍是小心翼翼的處理一切問題。決定暫時只佔領田頌堯防地的通南巴一
帶地區,以免多樹敵人。對田頌堯我們也決定採取避免戰爭的態度,俾我軍有多一些休息的
時間,解決急切的供應問題。為了這當務之急,我們願付出相當代價,不惜致函田頌堯,要
求不要以兵戎相見,讓我們在通巴休息過冬。對於東面的劉存厚,北面的楊虎城,我們也準
備多方疏解,以其相安無事。
這些政治策略會受到多大的效果,我們不抱幻想的樂觀態度,所以同時還是積極備戰。
軍隊數量雖減少了,但在編制上加以擴充,以壯聲勢,我們決定將第四方面軍原轄四個師,
擴大為四各軍,仍歸徐向前陳昌浩統帥。將原第十師改稱第四軍,以王宏紳周純全分任軍長
及軍政治委員;原第十二師改稱第九軍,由何畏詹才芳任軍長及軍政治委員;原第十二師改
稱為第三十軍,以陳世才李先念分任軍長及軍政治委員;原第七十三師改稱為第三十一軍以
王樹聲張廣才分任軍長及軍政治委員。此外還作了很多認識上的調動,主要是從軍中調出一
批幹部,準備建立當地的黨組織和政權機構。
60/166
… Page 397…
《我的回憶》第三冊
我們又決定著四個軍分散行動,各當一面之敵而以通江為指揮中樞。第四軍進駐通江以
東一帶地區,對付綏定、萬源方面的劉存厚部;第九軍向通江西南地區發展,以佔據巴中縣
為目的;第三十軍向通江以南地區行動,對付營山渠縣方面的楊森部;第三十軍向西北行進,
已佔領南江縣為目的。我則率領軍委會機構暫住通江縣,策劃黨政軍各方事物的進行。第四
方面軍的總指揮部也暫隨軍委會同駐通江,苦草壩則為全軍的後方。
苦草壩是對北面的軍事要地,也是我們的後方據點。這個小市鎮雖只有四十多家店鋪,
但地形險要,附近有盛產糧食,是一個宜守難攻的所在。它的後山上,正有一個大山寨,寨
內房屋甚多,我們將全部傷病兵和經理處屬下的機構,都安置在這寨子之內,後來我們還在
這裡設定裡兵工廠、被服廠等等。這裡只要有少數兵扼守,就有一夫當關的氣概。苦草壩之
北正是我們入川的來路,有廣闊的巴山山脈為屏障。在兩河口一帶我們只留駐少數兵力,以
監視漢中之敵,這是由於兵力不足不能不如此的。
在商決上述軍事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