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部分,北大之父蔡元培,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參加下午的校役夜班開學典禮,還想請他擔任正在籌備的新聞學研究會導師,上北大兼職講講課。
他是前年七月從上海到北京的,目前正在籌辦一家自任社長獨立的《京報》館。這位名揚京城的大記者,思路敏銳,才情過人。他覺得在這武夫當道征伐不斷的世道里,蔡元培居然要為平民舉辦夜校,這不僅是北大建校以來的奇蹟,也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聞。他想做一篇大文章,透過歌頌這一新事物來抨擊時政,所以一早就起來為下午的採訪找些背景材料。
他看得興起時,忍不住提起筆感嘆了一聲:
“北大真不愧為大阿!”
按照平時的採訪習慣,他很快記下了幾則有趣的小故事作為引子,簡單地回顧起京師大學堂建立以來的歷史。
一是“洋教習救了大學堂一命。”說的是當年維新變法失敗後,京師大學堂卻奇蹟般地保留了下來。據說是西太后見各國洋教習均已簽訂聘約,勢難中斷,不得不勉強保留。所以外傳北大是靠洋人救下來的。
二是“張百熙跪請總教習。”是講身為吏部尚書兼管學大臣的張百熙主長大學堂時,為了請出桐城派領袖吳汝綸擔任總教習,不惜身穿朝服,匍匐跪請這位國學大師出山。還說:
“吾為全國求人師,當為全國生徒拜請也!”
並答應了吳汝綸先去日本考察學制三月的要求。沒想到老先生一去日本,因同情學潮,被人向清廷打了小報告,結果沒多久便鬱郁而死了,讓顯赫一時的尚書大人白跪了一場。
三是“最短的就職演說。”還記得第一任大學堂監督張亨嘉就職時,師生們均得穿朝服,先向至聖先師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首禮,然後向監督行三個大揖。禮畢,這位威嚴的張監督開始了他的就職演說。他是這樣說的:
“諸生聽訓,諸生為國求學,努力自愛!”
總共才十四個字,真可說是一篇最短的演講詞。請問讀者請君,還聽見過再短於他的校長演說沒有?
四是“從請大人上課到今天的大人為聽差上課。”以前的北大是一所官場養成所,聽差對學生是要尊稱老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