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農業中華,月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成任務,這讓張春對他多有讚賞。

當然也因為顧明和他配合得好,一正一奇,相得益彰。

吳穎則過於穩重,放在管理內務是把好手,但是對外肯定不行。

幾個人的配合之下,南張村的商業發展迅速,除了能夠養活村民外,每年的收入並不比田租少。和窯廠、油脂廠、紡織廠的收入是三足鼎立。

因為南張村商業收益不菲,所以南張村的村民打算將分過去的土地好再過兩年,歸還給張春,用來培育稻種。農研所的稻種有七八種之多,還有增多的趨勢,還要留出給各村種植的大田種稻地,要想保持一些有特點的水稻的稻種已經有些難度了。南張村有這個想法,張春自然同意。兩年後,南張村將會變成一個純商業村。

但是南張村碼頭一帶地方狹小,原本就不太夠。近來南張村的皮革廠和新民商行又多了上百個僱工。因為張家給的工錢不少,能夠養活家人,所以這些僱工希望把家屬帶來在南張村定居,這就有些安排不下。

顧明的眼睛就瞄向了南河與雲龍河之間的沙洲。

其實沙洲上雖然長滿了蘆葦,但是洪水期時也會有一部分在水面上。石女山一條分支暗伏在地下,時隱時現,把南河與雲龍分開,中間全部是沼澤和蘆葦蕩。不過那是因為南河的南岸不穩固,時常氾濫的緣故。

顧明的意思是在石女山開一座採石場,用採下來的石料,在幾處低窪地建築人造的河岸,把南河的河道固定住。時間選在枯水季節,順便疏通一下南河和雲龍河夾角的淺灘。這樣航道暢通了不說,中間的沙洲會保留下來。而云龍河的河水要和緩很多,那一側的泥沙會慢慢淤積,沙洲就會穩定下來。

這是一個很大的計劃,需要人工、火藥、還有運石頭的船。顧明算了一下大概要四千兩白銀,張家堡的收入,如果不再擴建其他的事業,全力以赴,是夠用的。

以前不敢做,是因為石女峰是山裡人控制的。現在那一代已經在張家的控制之下。現在要做的是再買一艘船,在石女峰開一個採石場,除了採石以外,還能加強對整個石女山一帶的影響力。顧明打算採石場安排五百人,其中有一百人的護衛隊。讓老護衛隊的隊員去當小隊長。這些老護衛隊員已經訓練學習了七八年,要是在新軍中,已經是不錯的軍官了。

“你不怕人說你要造反?我這裡已經有七十杆漢陽造。”

七十杆漢陽造,護衛隊用了四十,石女村用了十五杆,其中十杆是老式的。竹皮上村只發了五杆槍。前李村有十杆槍,因為那裡人比較多。

發槍的這些人被稱之為護村隊隊員,歸村長管,平時是要訓練的。所以已經稱得上是準軍隊了。

現在顧明要一下子擴充一百人,又在石女山,沒有槍,顯然不能保證安全。如果這些人裝備起來,就是拿下縣城都夠用了。顧明笑著不說話。不過眼神中的含義是:那就看你是不是要了。

張春能不同意嗎?那片河灘如果真的改造成功,面積和張家嶺、金雞嶺,竹皮山加起來的面積相當。有一萬畝左右。不會全部是良田,因為至少有一半左右會是沼澤,但是確實是一件好事。

不過這篇區域現在到底歸屬於天門縣,還是京山縣,就兩說了。

天門縣說應該以南河為界,京山縣說應該以雲龍河為界,但是南河是雲龍河最短的一條支流。這怎麼說都可以。以前因為這裡是一片蘆葦蕩,沒有土匪的時候,兩縣的人曾經為了收割蘆葦而大打出手過,但是後來土匪橫行,這裡也沒人管了。

張春要治理這片河灘地,沒有官府支援,那是不行的。所以顧明一早就去找辛寶久去了。

自從縣尉在匪患中死掉後,作為主薄的辛寶久一直在雲龍鎮鎮守,再也沒動過。辛寶久是個有野心的人,所以才搭上顧明的關係。

雲龍鎮到京山縣的陸路被山民封鎖,是不通的。來往都是走河運到天門,然後過白馬進縣城。辛寶久也算是有本事,得到了雲龍鎮幾大家族的支援,慢慢恢復了雲龍鎮的繁華。不過李文貴和大李家灣有著七彎八拐的關係,大李家灣花了大價錢才讓湖南人李文貴認了這個家門。辛寶久就只能在幾大家族之間和稀泥。不溫不火帶了七八年。

雲龍吳家和李家的紛爭以李家勝利告終。不過雲龍吳家實力受損,清河吳家卻沒有倒,支撐清河吳家的居然是不起眼的張家。張春這個小娃娃吃掉了小李家灣後,成了雲龍鎮小有名氣的家族,隱然排到了第三大家族。

張家出精美的瓷器,出精製棉油,出肥皂,生產的成衣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