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部分,東唐再續,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武備出現問題後或相互推卸責任。另一方面由於大宋弓弩威力的增強,彌補了甲冑,“防禦性”不足的缺點,使得軍隊在後期戰鬥力有提升。
在鎮戎軍可把敵軍的鐵甲匵藏相傳以為寶器這一問題上,從唐代開始個人收藏武器就是犯罪,等同於造反,對軍人也是如此。軍人除了擔負值班和操演的可領取武備外,其它的都得收歸庫放保管,平時就是屯懇種菜出糧食。甚至李曜還知道,給岳飛定的罪名就有造反,抄家的結果就有收藏武器甲冑!所以才會有這件西夏高階盔甲,並沒有穿在某一位宋朝的鎮戎軍將領身上的解釋。
鎮戎軍不敢穿在自己身上,任何情況下都不敢,除非想造反,穿在自己身上,只會給自己招來麻煩,在權力鬥爭中,給對手留下把柄,所以才是藏於庫中以為寶器。說到寶器就好有一比,洋鍾洋馬兒,就是西方再平常不過的東西,故宮裡不是尊為寶器?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用的瓷器,在他們那裡不是也尊為寶器麼?被中國人當垃圾處理掉的廢渣,不就是老外當成寶物的稀土麼?
李曜於是想起沈括大人在《夢溪筆談》裡講了冷煅甲這個問題,但是他不知道是咋會事,只知道青堂羌的人用冷鍛的方法可以造甲,而這種方法搬到大宋就造不出來了,這個問題李曜知道,問題就出在材料上。即便是青堂羌的人如果用了大宋產的原材料,也會造不出冷鍛甲的,兩地出產的材料都不一樣,在硬度,塑性,強度上都不相同,用同樣的方法加工,結果都是不一樣的。用於冷煅的甲,在古代有兩個階段,前期叫退火調質,消除材料應力,後期冷煅不需要用火,自然錘鍛,原材料必需具備兩個條件,有很好的塑性(延展性),抗疲勞與斷裂性在錘打下延展,在提高表面硬度的同時,甲片內部仍有韌性,而不會最後產生斷裂。冷鍛甲就是非常非常一般的盔甲,對西夏來說,沒有任何加工難度。冷鍛的實質就是冷軋,材料不經加熱直接在室溫下進行的軋製過程,在冷軋過程中金屬材料有硬化現象。而這種硬化就是提高,原材料的表面硬度。
透過熱段出的甲片,不是做出那個樣子就可以了,還需要正火,回火,淬火與退火熱處理工續,冷煅的甲在後期就不再需要這種工續;透過熱段的甲是必需熱處理的。熱處理技術,才是金屬工藝中的考手藝的。這麼說吧,這裡面要掌握的就是火侯溫度的問題,那個時侯可沒有檢測溫度的裝置哦,全憑長期積累起來的個人經驗,就是同一個人,同時打幾把同樣的東西,也有軟脆的差異,成功率很低,好不容易打造成型,最後一手難成正品。這也是熱處理技術在中國,到目前為至一直落後西方的歷史原因。至於熱處理熱段出的甲片?那只是一種奢望,打刀劍可以,打甲片難,不要說有多少人能夠掌握這種技術,即便是有很多這樣的人材,看看能不能先滿足做刀劍的需求。而真正使他懷疑的是宋人可能沒有發現在冷軋過程中金屬材料有硬化的現象,而這種技術起源最早出現在中亞地區。
大宋出的材料不具備冷鍛的條件,用冷鍛的方法根本沒法加工,不是太軟就是太硬,非要這樣加工的結果就是甲片最終因金屬疲勞而發生斷裂。所以宋人是用熱鍛的方法來加工甲片,最後樣子做的象那個樣子,而效能卻完全是不一樣的。盔甲甲片的(所有材料)硬度與結構強度,抗衝擊性是一對矛盾的對立體,硬度越高它就越脆,塑性越高,它就越軟。要做到有足夠的表面硬度兼有抗衝擊效能,除了加工手段外,基本效能取決於材料。而材料的來源,是自然條件下的地理資源,天生的。
大宋用熱鍛的方法加工甲冑,真正需要的是金屬材料的滲碳技術,滲碳工藝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工藝,在中國,最早可上溯到2000年以前。滲碳,是對金屬表面處理的一種,採用滲碳的多為低碳鋼或低合金鋼,具體方法是將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滲碳介質中,加熱到900950攝氏度的單相奧氏體區,保溫足夠時間後,使滲碳介質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滲入鋼件表層,從而獲得表層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相似的還有低溫滲氮處理。這是金屬材料常見的一種熱處理工藝,它可以使滲過碳的工件表面獲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然而滲碳如果濃度突然過渡就是表面與中心的碳濃度變化加劇,不是由高到低的均勻過渡,而是突然過渡。產生此缺陷的原因是滲碳劑作用很強烈(如新配製的木炭,舊滲碳劑加得很少),同時鋼中有Cr、Mn、Mo等合金元素是促使碳化物形成強烈,而造成表面高濃度,中心低濃度,並無過渡層。產生此缺陷後造成表裡相當大的內應力,在淬火過程中或磨削過程中產生裂紋或剝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