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中國:傳統與變遷,幽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成吉思汗在他逝世(1227 年)以前已然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之大帝國的雛型。許多人都對這位“一代天驕”的性格產生了興趣。他建立了傲人的勳業,但其動機卻很簡單.。他曾多次說起:“男人最大的樂趣在於征服他的敵人,追擊敵人,把他們的財產統統奪過來,讓他們的親人哭泣,古有他們的馬匹,把他們的女人摟抱到懷裡。”在亞歐人民的記憶中,蒙古人貪得無厭、野心勃勃,而這正是成吉思汗的性格特徵。
四大汗國
按照部落慣例,成吉思汗將帝國分給他的四個嫡子。他的孫子亦繼承祖志,將蒙古帝國擴張為擁有四大汗國的龐大帝國:
1 .東亞的大汗國:窩闊臺(成吉思汗三子夕,1229 一1241 年在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 1251 一1259 年在位,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子孫); 12 以卜一1294 年在位(1279 年後統治著全中國); 1368 年為明所滅。
2 .土耳其斯坦境內的察哈臺汗國:察哈臺(成吉思汗二子,1227 一1242 年在位;1370 年後國上西部被帖木兒(1336 一1405 年)吞併。
3 .伊利汗國:旭烈兀於1258 年攻入巴格達後所建,1335 年後逐漸瓦解。
4 .欽察汗國(即金帳汗國):拔都(1227 一1255 年在位),一度控制了俄羅斯,後為帖木兒征服,於15世紀時解體。
這支包括蒙古人和土耳其人的大軍橫掃了當時世界的主要地區,1231 年掃蕩了波斯,1258 年攻破了巴格達。在東亞,蒙古軍隊於1241 年征服了中國的整個中原地區,1258 年滅掉了朝鮮。同時驅兵西進,拔都焚燬了莫斯科,攻破了基輔,並侵人波蘭、波希米亞、匈牙利和多瑙河流域(1241 年),一直打到亞得里亞海。但在他聽說大汗窩闊臺去世(1241 年)的訊息後便收兵回國以爭奪汗位。這樣,四分五裂、並未做好應戰準備的歐洲基督教國家才得以躲過一劫。
拔都的繼任者在南俄羅斯統治了200年。伊利汗(意為小汗,下屬之汗)在波斯統治了100 年。南俄羅斯、波斯和中國是蒙古國的3 大農業區,但處於蒙古和土耳其斯坦綠洲地區這一核心地帶的邊緣。這樣,察哈臺汗國就成為政治上、軍事上的戰略重心。:在這一地區,蒙古通往中亞的道路上驛站密佈,可以提供住宿、補給供養和躲避盜匪。商人和旅行家在這些驟道上絡繹不絕,同時經過的還有運送政府物資的官員,他們在辦理公事的同時也為統治者蒐集情報。蒙古的驟馬耐於奔跑並採用接力方式,郵件一天可走200英里。起初,四大汗國均屬於同一帝國,但在成吉思汗死後漸漸就各自為政了。西亞的蒙古大汗接受了伊斯蘭教,而中國地區的大汗則皈依了佛教並且按照儒家方式來治理國家。中國人、波斯人和俄羅斯人各自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官制、朝政管理方式,各地的實際需求亦千差萬別,所有這一切都加速了蒙古帝國的分裂。各國統治不斷“向內轉”,漸漸將注意力集中在本國的內政事務上。統一的蒙古大帝國僅僅存在了一個世紀就四分五裂了。
征服南宋
蒙古人直到1279 年才征服了全中國,這對中國人的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南宋曾助金攻遼,這回重蹈覆轍又幫助蒙古人攻打金國,其結果是加速了自己的滅亡。不過在此幾十年後蒙古人才得以滅掉南宋,這清楚地表明南宋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至少比征服西亞要困難得多。
蒙古人採取了從西路包抄南宋的戰略。1253 年他們征服了南詔,攻克了大理城,使得這一地區首次納人了中國的版圖。征服南宋的大業,是由成吉思汗的諸孫中最具雄才大略的忽必烈(1215一1294 年)完成的。忽必烈於1260 年登大汗位,在位共34 年。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冬都,然後揮師南渡長江攻古了南宋的國都臨安。之後再取廣州,摧毀了南宋在廣州西南海面上的龐大艦隊(大部分已歸降了蒙古人),於1279 年徹底消滅了南宋。忽必烈在1271 年建立了元朝(“元”意為“起始” )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以“龍興之地”命名的朝代名稱。
對於蒙古人而言,征服異域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的使節和軍隊不斷伸向東亞的邊緣地區,同時和用宋朝的海軍力量征伐東亞諸國。忽必烈曾於1274 年、1281 年兩次派出數千只海船攻打日本,並至少四次出兵入侵越南,五度入侵緬甸。元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