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部分,穿越東晉末年,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擬定溢號,以及早供入宗廟,所謂好和不爭曰安,寬容平和曰安,中心宅仁曰安,恭德不勞曰安,故毅以為當諡為安,廟號可為成宗,諸位意下如何?”
所有人都明白,對於司馬德宗來說,諡為安已經是美的不能再美的美諡了,其實要真按照司馬德宗的品行,諡為昏、惑、危、懦都是可以的,可是沒有人會與一名死人兼傻子計較,而成者,就也,司馬德宗渾渾噩噩一生,無任何成就,成用於廟號,其實依然是延續了諡號諡美不諡惡的傳統,於是紛紛點點稱善。
劉穆之又道:“如今先主辭世,琅琊王即將於建康登基,朝庭中樞將由江陵迴歸到建康,而衛將軍滯留江陵不還,再錄尚書事於國多有不便,故穆之提議,可由稚遠兄(王謐表字)領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將軍除侍中、車騎將軍之外,另加都督中外諸軍事,衛將軍則改任為荊州刺史、都督荊、益、寧、交、廣、湘、高、桂、秦、雍、梁十一州諸軍事,其餘依先主封賜不變。
至於盧循,雖然無忌死於他手,但目前我北府應以休養生息,恢復實力為主,輕易啟不得戰端,可暫時容他多活數年,何況他己佔據了江州全境,恰可作為衛將軍與我北府軍之間的緩衝,故可由朝庭重新下詔命為江州刺史、平南將軍、督江浙二州諸軍事。萬壽(劉敬宣表字)為晉陵太守,襲父爵武岡縣男,另追贈何無忌為江州刺史、鎮南將軍、侍中、司空,諡曰忠肅!”
劉穆之這次沒有再採用商量的口吻了,而是直接命令下達,箇中充滿了不容悖逆的意味,劉裕則面無表情,顯然在來到之前,這二人已經商量好了。
劉敬宣當然沒有意見,說句難聽話。他在投劉裕之前。有如喪家之犬一般,因著圖謀南燕的惡名,再不會有任何一方勢力敢收容他了,畢竟人家慕容德好心好意收留他。他卻謀立司馬休之為主。這是惡客。是品質有問題啊,再說他與衛風還有解不開的死仇,除了託庇於劉裕。不可能有第二條路可走。
劉毅也沒什麼話說,兵敗沒被追責已經是劉裕寬宏大量了,再封官進爵連他自己都不好意思。
司馬休之雖然對劉穆之的言辭起了警惕之心,可說到底,他也無路可走,在司馬氏已奄奄一息的情況下,只能暫時潛伏在劉裕身邊等待機會,只是,全盤接受又不甘心,在略一尋思之後,便道:“休之有兩點疑問,盧循因擊殺何將軍,與北府軍已無轉圜,任他為江州刺史,倘若日後投了那姓衛的該如何是好?
其次,那姓衛的於錄尚書事首日,便分廣州為高、廣、桂三州,又割揚州浙江以南為浙江,廣州僻處南疆,倒也罷了,可是揚州乃我朝腹心所在,尤其會稽盛產糧米,豈容他生生割去?依休之之見,當由朝庭下詔恢復揚州與廣州原樣。”
“誒~~”劉裕擺擺手道:“季預(司馬休之表字)言之有理,但盧循乃首鼠兩端之輩,咱們只要不逼迫過甚,絕不會輕易降任何人,但如果不任他為江州刺史,那就是在逼迫他於朝庭與衛將軍間二選一,說不定真會舉江州降了衛將軍,此時宜靜不宜動,急切不得。
另外,浙江以南布有衛將軍數萬大軍,即便朝庭下詔不承認又有何用?除非興兵攻打,但我若攻打浙州,交廣兵力當會由海路來援,衛將軍也有可能順流直下,聽說衛將軍大肆收編桓玄餘部,如今已有總兵力十餘萬,我北府軍暫時不是他的對手,想必諸位也能看出,目前朝庭連相王時都大有不如,上游有荊襄強軍,沿海還有浙廣虎視眈眈,局面相當不利,所以,咱們絕不能輕啟干戈,必須要在我北府軍恢復元氣之後才能考慮興兵作戰之事,不知諸位,還有何意見?”
劉毅尋思道:“德輿兄,當日無忌臨死之前,曾大呼姓衛的,我做鬼也不放過你,那徐道覆本無斬殺無忌的實力,毅也看的清清楚楚,徐道覆眼見就要喪命於無忌刀下,卻出乎意料的反而斬殺了無忌,這確是耐人尋味,毅曾細細想過,無忌自從於山陰敗於衛將軍以來,就一直腰痛,莫非那時就已下了毒手?”
劉裕與劉穆之相視一眼,劉穆之道:“希樂,穆之與將軍也曾猜測過無忌的死因,想來不出於此了,但咱們並無實證在手,退一步說,有實證又能拿衛將軍如何?總之心裡有數便是,若要替無忌報復,咱們北府軍只有上下一心,或許才能可能,自即日起,你依然掌水軍,在我北府水軍恢復盛況之後,才可提西向之事!”
劉毅連忙拱了拱手:“末將明白!”
劉裕點了點頭,四下裡一掃,便揮揮手道:“好了,咱們先去稚遠兄府上,然後去琅琊王府請琅琊王即皇帝位,走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