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解放戰爭全記錄第三卷-揮師決戰,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務,既然可以透過出擊中原而完成,就沒有必要放棄集中全力在中原殲敵的機會而急於躍進江南。

粟裕還有更妙的一條,那就是他的經驗、他的戰場直覺。擅長韜略、智勇雙全的粟裕,已有20多年的作戰經歷,諸多的經驗教訓造就了他那靈敏的戰場直覺。他擔任參謀長時的紅10軍團的覆沒,他所指揮領導的蘇浙軍區部隊絕糧久因於天目山,一年前劉鄧首長千里躍進大別山幾乎丟棄全部重灌備,使他看到現在10萬多人躍進長江以南殺出一條血路,作完全沒有後方的作戰,必然要丟棄全部重灌備,減員一半,出現大批傷亡,傷員無法收容與歸隊,逃亡失散不斷;尤其是火力減弱與傷員、彈藥的極大困難,將使指揮員難以捕捉戰機和堅持殲敵,在當前國共決戰的非常形勢下,補給嚴重困難和“與民爭食”,會使10萬大軍難以立足。

經過反反覆覆思考,反反覆覆對比,在說服陳毅司令員並徵求劉鄧首長的意見後,4 月18日,粟裕終於鼓足勇氣,斗膽直呈,以長達3000多字的詳細報告致電中工委劉少奇、朱德,並請轉中央軍委,並報華東局。為明確責任,電報是以粟裕個人名義發出的。他在電報最後特別表示:“我們對南渡準備仍積極進行,決不後悔。”並一再說明,這是自己不成熟的意見,雖經月餘考慮,恐有不周,加以對政局方面的情況瞭解太少,“斗膽直呈,是否正確尚祈指示”。

剛到城南莊不久的毛澤東與周恩來等反覆商量後,將陳毅、粟裕召到城南莊,並把這個問題列入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的重要議程,經過再三討論,同意和採納了粟裕的意見,對華野第1 兵團的任務重新做了佈置。

敢於實事求是地提出與中央戰略行動方案不同的意見的將領,是大智大勇的。粟裕作為戰區指揮員敢於採取這樣一個極有分量的大動作,深受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中央領導人的讚許。而善於實事求是地採納部屬不同意見的最高統帥更是大智大勇的,這需要特別的戰略勇氣和恢宏氣度,這種高度的民主,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們能夠左右這場前無古人的國共命運大決戰。

1948年上半年,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和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先後進行了皖東、豫東、開封、襄樊、昌濰、兗州等一系列戰役,大量殲滅敵人,收復了蘇北、江淮地區。

5 月31日,粟裕率領在黃河以北結束休整的第1 、4 、6 縱及特種兵兩個縱隊,渡黃河南下,與黃河以南的第3 、8 、10等縱隊會合,在中央軍委的指揮下,在中原野戰軍配合下,取得豫東戰役的勝利,殲敵9 萬餘人。

豫東戰役證明打大殲滅戰的想法符合實際。解放戰爭以來,隨著敵我力量的消長和戰略戰術的變化,我軍殲滅戰不斷向更大規模發展是個客觀規律。這種大殲滅戰發展下去,勢將成為同敵人的戰略決戰。而要進行這種大規模的決戰,必須考慮時機;還要考慮戰場條件和後勤條件。

粟裕對此作了周密分析。他認為,從戰場和後勤供應條件來看,在長江以北決戰比在長江以南決戰有利得多,而在長江以北決戰,又以在徐蚌地區為最有利。因為徐蚌地區不僅地形寬闊,通道多,適宜於大兵團運動,而且大部地區是老解放區和半老解放區,群眾條件好背靠冀魯豫老根據地,地處華東。中原接合部,距華北也不遠,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還可以利用蔣桂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打蔣系的徐州集團。如兵出中原,我軍將處於白崇禧的武漢集團與劉峙的徐州集團之間,桂系可能參戰。

華東野戰軍1948年9 月16日至24日由粟裕指揮,發動濟南戰役,採用“攻濟打援”的作戰方法,由43個團組成強大的攻城集團,76個團組成打援集團,既要攻克濟南,又要阻擊從徐州北援之敵。由於攻城集團連續猛烈攻擊,迅速攻克濟南,殲滅了守敵,而徐州之敵因懼怕強大的打援集團,直到濟南守軍被殲之時,也未敢大舉北援。

在濟南戰役前,粟裕就考慮到打下濟南以後華野向何處出動。1948年8 月23日,粟裕等在上報軍委的電報中提出:“兩個月以後,我們即可舉全力沿運河及津浦路南下,以一個兵團攻佔兩淮及高郵、寶應,則蘇北局勢即可大大開展。”這一想法是想以這一作戰行動為下一個作戰和渡江創造條件。濟南戰役敵人援兵沒有來,就有必要,也有足夠的力量,同敵人在江北再作大的較量。粟裕有這個戰略決心。所以就有了這份對戰略決戰產生重大影響的電報。

濟南戰役使華北和山東解放區連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