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三國之雲臺,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學之心,縱無名師,也可自己讀書!豈能因無名師,便不讀書!”
眾人正在艙中座談,卻是不知船行何處,自有船家報道:“船已到江陵!”
聞言,甘寧卻道:“既然如此,甘某卻是不宜在此,我這便離開,今日援手提點之德,某自是在心,容後報答!”自是閃身便欲下船。
鄧瀚自是在後急道:“他日有暇,閣下,自可到江陵城中鄧府找我!”
心下卻是想到:“你既然是匆匆而來,如今又忽忽而去,我既有幸碰上你,自是不會輕放了你!”
第十九章 和父親的那個約定
當接到鄧瀚讓人從襄陽捎過來的信的時候,其實鄧羲夫婦也是剛到江陵不久。畢竟,鄧羲他們的老家是在章陵郡,那也是要走過新野,距離魯山也是相當的近,再加上,回到老家祭祭祖,拜訪一下族人,這當中必然也會耽擱不少的時間。而在回程時,他們卻是走的陸路,表面上看陸路可能是比水路的計程要少,可是一路上山林水澗卻是要一一邁過,自然也快不了多少。
好歹鄧瀚的信總是讓鄧羲收到了。
夫婦二人,展信一看,自然知道兒子這會兒早已經先斬後奏了,為人父母的自然是既擔心孩子的安危,又惱怒兒子的大膽,總是讓人這心啊,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
不過兒子想要的也不過就是給他師兄的母親找一個安居之所,鄧氏夫婦自然是沒有忘記,早早的給安排了。
到了江陵,鄧羲自然是要去拜會一下太守蒯越,也好明瞭自己的職責,然後自然是要依命而行。而鄧氏自然不會像丈夫那樣,女人總是心思纖細,平日裡自然總是在府門口候著,她害怕兒子不能找到新安置的鄧府,卻也讓人時刻盯著江陵的南北城門,以及來往的水路碼頭,果然是兒行千里母擔憂。
這一日,已是日已偏西,鄧氏正盤算著,這會兒是該有下人回報當日的狀況了,怎麼今天卻還沒影兒呢。正尋思間,就聽見那被他安排在碼頭值哨的下人大呼小叫著來到了堂前,只是說了一句話:“夫人,德叔到了,管家,咳咳,到了!”
鄧氏一起身,就看見老管家在那人身後幾步趕上來,便要行禮拜見。鄧氏自是不能讓他拜下去,連忙讓身邊之人將管家扶起,詢問道:“德叔,你們怎麼這會兒才到,你們從哪兒到得,還有瀚兒怎麼不在,你沒和他一起麼?”
一連串且還有些前言不搭後語的問題,讓德叔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德叔只好先簡說道:“夫人,少爺也已經到了江陵了,我是看見了你派去的人,和少爺說了一聲,先來給您報信的,少爺這也就要到了,卻是要陪著他那位徐師兄的母親。”
聽了管家的話,鄧氏卻還沒有放下心來,連忙吩咐著身邊的下人們,去找老爺回府,去安排接風洗塵宴席,去整理一下徐母的住處,去收拾一下少爺的房間,正吩咐的時候,府門外邊就傳來了稟報的聲音,自然就是:“夫人,少爺到家了!”
鄧氏卻是急忙催促受命的人趕快去動手,而自己則在管家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大門口,大門口也正站著三五人,當中那個小小的身影,此時也是連忙趕了上來,喊道:“母親,孩兒回來了!”
然後自然是母子相逢,喜極而泣,鄧瀚自然沒有忘了給母親介紹徐母,憑著鄧瀚和徐庶的關係,本也應該和睦,不過鄧瀚看著這兩位幾句言談之後,卻像是多年未見的姐妹般相談甚歡,如此一來自然更是放心。稍後鄧瀚自然也給鄧氏介紹了他的徐康徐二哥。
待得鄧羲回府,自然沒有鄧氏表現的那般悲喜,只是擺著父親的架子,雖然表揚了鄧瀚與師兄之間的兄弟情,敢於承擔千里送親的勇氣,又批評了他卻又任性的胡為,一番頗為嚴厲的懇談之後,最終也不過是對著鄧瀚說道:“嗯,又長高了!”
鄧瀚雖然已是心思成熟了,對父親母親一直以來都是恭敬有加,可是這次千里而行,卻也讓他感觸頗深,當聽到這句話時,他忽然間,覺得這裡就是他的家,鄧羲就是他的父親!這就是家的感覺。
當夜,鄧瀚就在這份濃濃的感覺中酣然入睡,朦朧中,他感覺到有人輕輕的將身上的被子掖了掖,一把輕柔的女聲響起,“兒子,嗯,好好睡吧!”
有家的感覺,真好!
繁華落下總是平淡,鄧瀚歸家的喜悅也漸漸的消散了,可是鄧瀚卻不能這麼平淡的生活下去。
這天,鄧府新安置的書房內,輪休的鄧羲正在翻閱著一本古書,正沉浸其中時,卻聽見,房門外傳來了兒子的叫門聲。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