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中國這邊 美國那邊,北方刷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3的美國人認為中國還在搞“文化大革命”。這種情況說明,中國需要一些比較全面的、讓外部瞭解中國的機會。應該鼓勵進行更多的民間的、多元化的交流。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對。美國高階官員來中國訪問時,中國政府通常把他們請到最豪華的賓館,吃最好的飯菜。在他們回美國後,對中國的印象是不真實的。他們沒有接觸到真正的中國。我個人的意見是他們應更多接觸到真正的普通百姓。應該到普通人家裡吃一頓水餃,應該打一次計程車和司機聊一會兒,應該到校園裡和中學生聊一會兒。這種交流會非常有利於參眾議員對中國的瞭解,但目前還沒有足夠的這種交流。交流基本上還是在政府組織之間進行的。官方和民間的交流應該更多一些。只要美國人到普通人家裡吃住,一般來說,他們對中國的印象都會很好,他們不會因為粗茶淡飯而責怪,反而會覺得他們被當成了真正的朋友,也滿足了他們對一個真實生活中的中國人的瞭解的好奇。

第九篇 中美對視:內外有別話題78:留學會改變單一的文化執著感

話題78

留學會改變單一的文化執著感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1989年,我有一學期的時間在北大學習漢語。當時,我是喬治城大學的學生,學國際關係。當時要選一門外語,因為我對中國有強烈的興趣,所以選修了漢語。剛好有一個交換學生的國際專案,我就來北京大學了。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國居住。在我來之前,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都是表面的。剛到北大的時候,我就很想充分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來認識這個國家。1月份,春節之前,我就到了。我住在勺園4號樓。從到北大的第一分鐘起,我就非常願意頂著寒風在外面走。不過北京真的冷啊!這是我對北京的第一感覺。第二天一早,我就在太陽之下看校園。那天,我在圖書館與一些中國學生聊天。從第一天開始就跟中國學生交換了想法,瞭解他們的生活。我覺得,那段經歷在我的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有非常大的價值。留學要儘量學好所在國家的語言和文化。上課時可以學習語言知識,而課外對社會文化的瞭解同樣是很重要的。那時,我每天都騎腳踏車,坐公共汽車,找到機會就跟中國同學聊天。那時,中國學生對美國學生的熱情很高。只要碰到人就可以聊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知道了許多東西。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是飲食文化。我經常與中國同學去吃水餃、中國菜,還看名勝古蹟。這個過程對我真的非常寶貴。

在我的觀察和分析中,中國留學生到美國的經歷可能有些不一樣。雖然在美國有20萬中國留學生,他們學習都很用功,也很出色,但他們經常錯過獲得美國主流社會生活經歷的機會。大部分人經常與中國同學在一起。下課後講漢語,看中國錄影,元旦、春節和聖誕節與中國學生一起過。很可能他們在學業上有提高,但是他們對美國社會、文化、政治和音樂等都缺少充分的瞭解。如果我見到打算去美國的中國學生,我會對他們說,要儘量融入美國社會,瞭解美國人如何想問題,要利用這段時間為中美交流做出貢獻。

袁嶽(Victor Yuan):

我在2000年到2001年在哈佛肯尼迪學院學習。在一年的時間裡,我們做了許多與國外學生溝通和聯絡的工作。比如,我們舉辦了世界美食節,如歐洲美食節和非洲美食節等。還舉辦了“體驗中國”系列講座。我們利用這些機會與國際學生加強聯絡。我的改變之一是明白了在許多人文領域裡沒有一定的對或不對,而主要是存在文化差別,要給人以空間(living space),要脫離以前的文化,融合到其他文化中,沒有誰一定是對的。在哈佛,只要是你言之成理,就能得A。改變之二是人際溝通方式。中國學生擅長做作業,參加考試,但不太擅長討論、發言,不擅長在公眾面前闡述想法。這樣會失去許多分數和可信度。以前,在我們的教育中沒有強調人際溝通的能力。留學對中國人是特別重要的經歷。

但我個人認為,不一定要在中學階段出國留學。那樣很容易被邊緣化。如果在上中學時去留學,你很可能將來不能分清自己到底是什麼人。平衡好了,你可能是最好的;平衡不好,你很可能被邊緣化。在相對成熟後,如上完大學後再去留學,你就會擁有比較定型的中國文化觀,基本知道自己是什麼人。這時,留學會改變你單一的文化執著感:你在過去的文化中認為是對的,現在不一定認為對。你會知道世界很大,這會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杜鵑聲聲

雙曲線

論衡全譯

老是不進球

寶貝不要跑

這就是結局

[hp]vampire

僻處自說

墨蛇狂情

竹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