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部分,資料三國,無邊的寒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南燁為人還是信得過的。此時見南燁當著眾多士卒起誓便下令四門大開,自引軍馬從北門而退。
南燁見劉璝兵馬離城,先命探馬入城巡視一週,確認城中並無陷阱佈置之後便引大軍入城佔據城池。
劉璝離城之後引兵往北而行,想到劉循可能會從後面趕來,劉璝也不敢走的太快。正行進間,突然道路兩邊喊殺震天左有趙雲,右有楊雄,各領兵馬殺出。劉璝暗道不好,撥馬便走,眾士卒同樣毫無準備,不是跪地請降,便是四散奔逃。
還不等劉璝跑遠,道路兩邊又是伏兵四起,黃忠、高順、張白騎引一萬刀槍不入的藤甲軍呼嘯而來。劉璝還想再跑,卻被黃忠一箭射中戰馬,結果跌下馬來,被幽冥鬼卒擒住。數萬川軍幾乎全部歸降。
原來南燁、郭嘉擔心劉璝用計,先假意離城騙劉循到手,再配合城中伏兵反戈一擊。所以乾脆只引步卒入城,命趙雲等五將引幽冥鬼卒、陷陣營、藤甲軍和一萬騎卒埋伏在半路阻擊劉璝。不論劉璝有沒有計,南燁都不打算讓他領著數萬人馬回成都再與自己作對。
劉璝被押送到南燁面前時已經快要悔死了,他也不是不知兵不厭詐的道理,可是卻沒想到以仁慈聞名天下的南燁會背信棄義,一見南燁便怒道:“南燁小人,因何不守信義埋伏於我?”
南燁微笑道:“不知我哪裡不守信義?”
劉璝道:“我等分明在信中商定,我讓出城池,你便放了公子。”
南燁點頭道:“我確實已經放了劉循,便是吳懿、吳蘭也一同放了。可是我又何時答應放你了?劉將軍既然不願降我,我設計擒拿於你又有何不可?”
劉璝聞言便是一愣,仔細一想南燁確實沒說會放過自己,只不過在劉璝的意識裡,南燁答應了用城池交換劉循便等同於停戰講和。可沒料到南燁的最終目的還是城池、人馬都不願放過。
郭嘉在一旁見劉璝臉色難看便打圓場道:“劉將軍信中言有意歸順國師,只不過擔憂成都家小。如今劉將軍是被迫遭擒,不用為家小擔憂,相信劉循公子回到成都也會為將軍開脫。還請將軍安心在營中小住數日,待國師平定成都之後,定讓將軍與家小團聚。”說罷解開了劉璝綁繩。
劉璝此時還能有何話說?只好老老實實的去與泠苞、鄧賢作伴。泠苞、鄧賢二人見了劉璝,心裡拔涼拔涼的。這幾天城中武將輪流被擒到南燁營中和他們作伴,泠苞、鄧賢就知道這城守不住了。今天劉璝一到,城中武將算是被南燁擒了個遍,就連泠苞、鄧賢也不得不佩服南燁手段。
劉循、吳懿、吳蘭確實被南燁放了,之所以南燁如此大方三人一起放,就是因為他已用控人技能試探過吳懿、吳蘭,二人確實真心歸順。因此南燁放回二將入成都為內應。
三人沿途收攏劉璝敗軍千餘,這才得知劉璝已然被南燁擒了回去。劉循害怕南燁反悔又來擒自己,領著二將快馬加鞭回到成都,見了劉璋訴說前事。
劉璋聞知犍為已失,心中大驚。益州之地在大漢朝的西南角,因此劉璋的防禦重點從來不在西南方向,主要是防北面張魯和東面劉表。若是張魯從北入益州攻成都,要經過葭萌關、白水關、涪城、綿竹、雒城才能到成都。劉表若從東面而來也要經過白帝、巴東、巴西、德陽幾處關隘才能逼近成都。這次南燁先得了南中四郡,而後過江北上,劉璋只有犍為可守。犍為一失再無險關,南燁馬上兵臨城下,劉璋豈能不急?於是慌忙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從事鄭度獻策道:“今南燁雖攻城奪地,俘虜士卒,但其兵來之太速,恐怕不及令士卒歸附,民心歸順。南燁若想士卒歸附必先飽其糧草,若要百姓歸順便不可搶奪其糧。如今南燁深入蜀地,糧草運送不便。主公何不將成都附近百姓遷移,野菜走獸盡皆燒除,而後深溝高壘,閉城不出。南燁請戰,主公勿許。其兵久無糧草,不過百日,必然敗退。我軍可乘虛擊之,南燁可擒也。”
張松在帳下聽此堅壁清野之計甚是厲害,便道:“鄭公所言差矣!有道是拒敵以安民,從未有動民以備敵之說。南燁尚知不奪百姓之糧而養民心,主公遷移百姓,令其喪失家園,豈不失了民心根基,又如何能勝?此言非保全之計。”
劉璋聽二人說的都有道理,便猶豫不決,又問其他人道:“諸公還有何妙計?”
帳下董和出言道:“主公何不往漢中借兵?”
劉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驚疑道:“幼宰可是說漢中張魯?”
董和拱手言道:“正是!”
劉璋奇道:“張魯與我世仇,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