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中國百姓看中國,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撈到外快,心裡不痛快,思想一開小差,沒準就萬中出個一;能出個一,就保不準出個二呀、三呀的。甭說萬中出二出三,就是萬分之零點兒——一刀下去,有麻醉不到的地方,也夠手術病人慘叫一陣的。所以,刀下認購保險單,當是保險公司和麻醉師給手術病人的“術前”關懷,對病人來說,這比給醫生送紅包要“心安理得”多了。
其實,麻醉師的做法;跟“公安部門的辦理居民身份證加急費、郵電部門的郵電附加費、鐵道部門的車票附加費、航運部門的船舶過關附加費、民航部門的候補票手續費、教育部門向學生家長收取的贊助費、學生選班費、留級費、轉學調檔費、勤工儉學費、學訓費”等等沒多大區別,無非弄倆外快,活泛活泛手頭。上述諸項,除了麻醉師上手術檯前向病人賣保險沒被國家明文禁止外,其他都被“檔案性禁止”了。然我們溫順的老百姓今天仍委屈地活在這些不合理的收費中。報紙上倒是說老百姓可以拒絕這些不合理的收費的。可誰敢拒絕?連麻醉師的保險單都不敢拒絕,別的就更不敢了。
有一種官樣文章是這樣評述那“愚昧”、“無知”的老百姓的,說“為什麼不拿起法律的武器和侵犯你的人鬥爭?”倘若為此較真,恐怕你的身份證將辦不到,信若寄不出,孩子將上不了學在以權謀私者面前,是賭不起的,除了俯首聽任挨“宰”,還能如何?別說是檔案,法律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