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最底層的十億人,絢爛冬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由於兵源多為農民,在夏天,他們有莊稼需要去照看,打仗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件太奢侈的事情了,反而在冬天沒有那麼大的關係。經濟性的時機確實能夠決定一支叛軍能否較為輕鬆地維持其兵力。
第一部分 第10節:戰亂陷阱(6)
學者們現在開始透過對反叛者進行現場調查,來更為嚴格地研究叛軍徵兵的過程。一位斯坦福大學的年輕教授傑里米·溫內斯坦(JeremyWeinstein),在一些曾經的反叛組織中做過調查,包括莫三比克全國抵抗組織(RENAMO)、聯合革命陣線(RUF)和一個特別暴力的獅子山組織。傑里米的其中一個結論很重要,卻也令人沮喪,即一個反叛組織的最初動機會逐漸腐化。試想你是一位起義領袖,決定發起一次運動來為社會公正而戰。你得到了一些槍,或是從一些樂於製造事端的友好外國政府那裡獲贈一些槍。現在你需要徵兵,年青人們紛紛出現在你的叢林司令部表示自願參加。你該接受他們麼?這些志願者中,確實有一些人是因為喜歡你這位為社會公正而戰的有潛力的鬥士,才來主動請纓的;但其他人,不幸的是,只是為了一個有杆槍就能到處橫行霸道的機會才被吸引來的。而且,根據心理學家研究,任何一個區域中都有大約平均3%的人有精神問題的傾向,因而你可以肯定那些招募的新兵當中有一些人的精神會有問題。另外還有一些人是為了能獲得權力和財富的前途而來的,儘管機會渺茫;如果生活實在無以為繼、不堪忍受,那麼不必多麼高的成功機率也足以令人動心。叛亂成功時可能會過上好日子,即使是這麼點渺茫的機會都變得值得去爭取,儘管會冒著失去生命的巨大風險,但與一生都將在窮困潦倒當中度日的前景相比,死亡並沒有那麼糟。溫內斯坦研究的核心觀點是,現存的自然資源財富(石油、鑽石,甚或毒品)具有發財致富的可觀前景,所以一些年青人爭先恐後地參加叛亂,更多的是受這種發財機會鼓動,而不是為了履行尋求社會公正的使命。理想主義的起義領袖會發現很難將這些人篩選出去,他可以試著拒絕那些提不出正確的口號的人,但很快每個人便都會鸚鵡學舌般地學會了。漸漸地,反叛團體的成員就會從理性主義者轉變成投機分子和虐待狂。
目前,在奈及利亞的三角洲地區(那裡是該國的石油出產地),一場叛亂正初現端倪。一名奈及利亞博士生安得羅卓·奧耶弗西(AderojuOyefusi),最近完成了對那一地區1500人的民意調查,以查明有多人準備參加叛亂。三角洲地區一直是叛亂傳奇產生的溫床,因為它彙集了四大〃毒素〃:石油公司(貪婪)、環境的惡化(逆天)、政府軍事幹涉(壓迫),以及一位捨身成仁的英雄——激進主義者肯·薩洛…威瓦(KenSaro…Wiwa)於1995年被奈及利亞政府絞死(崇高)。安得羅卓試圖確定,那些想要加入暴力組織的當地人,是否是因為不滿於社會的不公。為對此進行評估,他問人們是否感到怨憤不平,並據此將他們進行分類。他驚訝地發現,那些感到怨憤不平的人,並不會比那些沒有受到侵害的人更有可能加入到暴力抗爭之中。那麼,究竟是什麼特性使人們更有可能投身於政治暴力之中呢?主要有三大要素:年輕氣盛、未受教育以及無依無靠。將其中任何一個因素考慮在內,我們都很難去將這些被徵召者的特徵與一個為了社會公正而戰的急先鋒形象融為一體。
第一部分 第11節:戰亂陷阱(7)
暴力群體最有可能在那些地方形成呢?有人可能會認為應當是在那些掠奪社會性收入最為嚴酷的地方,而這也被認為是一切問題的癥結所在——石油財富被石油公司和聯邦政府竊取,而不是用來造福人民。但安得羅卓在對這1500人的調查中發現,某一地區所擁有的社會性收入和這一地區趨於政治暴力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絡。相反,暴力常發生在有油井的地區。按照主流話語對此想當然的推論,這種情形應歸罪於石油公司,因為它們將環境都破壞了。但如果這真的能解釋得通,我們反倒更摸不著頭腦了,因為當這一地區只有一口油井時,暴力爆發的風險便會急劇飈升,可當這一地區有兩口油井時,風險就會降低,要是有20口油井還會變得更低。這可就是咄咄怪事了,因為環境破壞照理說應當是隨著油井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在向石油公司收取〃保護費〃,而不是因為它們造成的環境破壞激起了義憤。要是一口油井都沒有,也就沒有什麼好去勒索的,也就沒有什麼暴力抗爭。有一口油井時,收取保護費便成了一種好買賣。可要是這一地區有了更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