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香港商戰風雲錄(下),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香港至上海的航線。 香港最大的橡膠企業、華資華強樹膠廠成立,到 1938年形成年出口值 600萬港元的生產能力。 香港仍有鴉片專賣商行公白行13間。 1月20日,英王喬治五世逝世,其子愛德華八世繼位。12月10日,愛 德華八世宣佈遜位,其弟喬治六世繼位。 1937年 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大批難民逃往香港。 香港霍亂流行,死亡1081人。 9月,強颱風襲擊香港,死傷10。9萬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逾2000萬
… 頁面 189…
港元。 香港人口首次突破百萬大關,其中華人98。40萬人。 香港對外貿易人口9。23億港元,出口8。44億港元。 10月,葛符萊·羅富國抵港任第20任總督。 莊靜庵創立中南鐘錶公司,莊氏為香港第一代鐘錶銷售製造商。 據香港《百年商業》,“八·一三滬戰”後,上海資本家遷入和另組的 (香港)大小工廠達700餘家。 1938年 10月,廣州淪陷,難民及資金大批流向香港。 香港對外貿易人口6。26億港元,出口6。64億港元,均比去年大幅下降。 內地戰亂,直接影響香港轉口貿易。 11月,香港中國國貨公司成立,杜月笙任董事長,胡土澄任總經理。 1938年前後,上海及江浙遷來香港的紡織廠大小有百家之多。 該年成立的機械五金企業有:大華鐵工廠、震亞金屬製品廠、香港製釘 廠、萬國機器廠、捷和鋼鐵廠、六漢溝鐵廠等。 8月,南洋華僑胡文虎在港創辦《星島日報》。 1939年 內地一批資金、技術流入香港,香港工業有所發展,紡織工人約58672 人,建造、維修工人約1600人。 香港進出船隻15021艘,總載重2884萬噸;對外貿易進口5。995億港元, 出口6。088億港元;政府收入4148萬港元,支出3795萬港元,有盈餘。 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從該年起,香港每年供給英國600 萬港元軍費及225萬港元特別防衛與戰爭支華商成立光華燈泡廠、南光燈泡 廠。 何文法等創辦 《成報》。 1940年 港府徵求戰時特別稅,收入增至7018萬港元。除按規走數額向英國上交 軍費外,增撥10萬英鎊予英國。 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5月,成立偽廣東省政府與廣州市政 府。 港府為緩解人口激增壓力,發移民證書限止“隨意”入港,遭華人代表 反對。港府部署防禦戰爭,包括挖防空洞、儲備糧食等。 對外貿易人口7。53億港元,出口6。22億港元。 1941年 9月,職業軍人艾金生·楊慕琦抵港任第21任總督。 香港人口激增至163。90萬人。 12月8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同日,日 本飛機突襲香港啟德機場。12日,九龍新界被日軍佔領。25日,港督楊慕琦 向日軍投降。香港進入日治時期。 鄒韜奮、範長江、喬冠華等7名內地文化名士來港創辦《華商報》。
… 頁面 190…
一批未逃離香港的英國軍政人員及英商,被日軍關押於赤柱監獄。港督 楊慕琦被押運至偽滿州,關入集中營。 1942年 大批港民逃離香港。同時,日軍為緩解供給壓力,大量驅逐華人離港。 至日軍投降,香港人口銳減為60萬人。 2月,日本政府宣佈香港為日本佔領地,任命陸軍中將磯谷廉介為香港 總督。 8月,日軍以開辦500間“慰安所”為名,限令灣仔大佛口一帶居民遷 出。 10月,日軍宣佈軍用票在港流通,規定1元軍用票換2元港幣。 日軍擴建啟德機場,附近民宅被夷為平地,九龍城寨被拆,宋王臺被毀。 日總督授權日本橫濱正金銀行清算滙豐、渣打、有利、華比四大銀行資 產。又令臺灣銀行清算美國萬國寶通、大通、運通、友邦等銀行資產。其他 一些英資、華資銀行也遭清算。 1943年 6月30日,日總督宣佈停止使用港幣,令市民在限期內用所持港幣向指 定銀行按4比1的比率兌換軍用票,違者重處。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止, 日在港共發行軍用票20億元。 1944年 2月,磯谷廉介調任臺灣行政司長,南支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