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香港商戰風雲錄(下),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私人與和黃、嘉宏兩公司購入加國赫斯基石油公司43 %股權。1991年,將股權增至95%,這樣,李嘉誠擁有赫斯基46%股權, 和黃與嘉宏共擁有49%,收購總投資為80億港元。 1988年,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及加國協平世博發展公司組成新財團, 李嘉誠約佔50%股權,另三家臺佔50%。新財團以32億港元,投得1986 年溫哥華世界博覽會舊址一幅204英畝的市區黃金地段,將在上面興建加國 最宏偉的商業中心及高階住宅群,整個計劃需10—15年完成,耗資100億港 元以上。 加國傳媒稱李嘉誠是最大的海外投資家,“阿爾伯達和溫哥華在這場角 逐中,無疑中了頭彩。”阿爾伯達商界政界,還為李嘉誠父於及他的洋助手 舉行了盛大的酒會,李喜誠成為加國商界的風雲人物。 李嘉誠的兩個兒子都加入加國國籍。李嘉誠未走這步棋,但他在 1987 年應邀加入了香港的加拿大會所,成為會員,在1967年,他投資新加坡而獲 居留權。 香港某些傳媒稱李嘉誠是最大的走資派,李嘉誠否認他走資,他說:“因 投資關係我在1967年時已獲得新加坡居留權,別人怎麼說,我並不介意。” 在近年來的遷冊風中,李氏表示,他不會把總部遷往加拿大。有記者問他為 什麼把大量的資金投向海外,李嘉誠說: “根據投資學原理,不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跨國投資,是世界商界潮流。美資、英資、法資等,曾大規模跨國投資。 70年代起,日資、阿資(阿拉伯石油輸出國資本)大肆向各國滲透。80年代 後,亞洲四小龍海外投資風頭雄勁。哪裡的投資環境好,自然容易吸納更多 的海外資金。 李嘉誠等香港鉅富的海外投資不足為怪。即使有人是“走資”,亦不必 憂心忡忡,1949年前後,大批的資本家“走資”逃離內地。儘管他們與新政
… 頁面 129…
權持對立態度,他們在海外發達後,從80年代起,大批舉資返回內地,內地 吸納的海外私人投資,大半是華人。緣由不言而喻——血濃於水。 李嘉誠加入香港加拿大會所,是出於商務需要。正如包玉剛加入英籍, 並不妨礙他愛國愛家鄉。須知,在八九十年代,李嘉誠在內地的投資,並不 少於在加國的投資。 據1996年3期《資本》雜誌,近些年來“李嘉誠投資家鄉不遺餘力,透 過和黃及長江投資珠海電廠、汕頭電廠、汕頭高速公路、汕頭海灣大橋、福 州市三坊七巷改造工程及汕頭安居工程,其他中國投資包括南海三山港貨櫃 碼頭、上海集貨箱碼頭、深圳鹽田港、重慶康民工程和廣州地鐵黃沙上蓋等 專案,參與投資超過250億人民幣李嘉誠亦與郭鶴年投資了1。31億美元 發展北京王府井購物中心 (注:東方廣場),與光大集團、郭鶴年等人組成 港滬發展公司,投資4億多美元發展上海閘北區地產。” 加國傳媒稱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力典型的東方商人,稱何鴻燊為世 界商人。何鴻燊有西方血統,風度翩翩,很容易與西方生活融成一片。 何鴻燊在加國的投資也頗受矚目。他購人善美電腦部分股權,在溫哥華, 1988年11月間,他一氣買下兩間酒店,LeMeridien Hotel花費4770萬加元, Le Grande Residence為2200萬加元。何藍瓊纓則在多倫多投資4。5億元, 發展高階時裝製售業。 何鴻燊在溫哥華布麗杜徑置有豪宅,物業花費540萬加元,另花費數百 萬元裝修,藍瓊纓數次去歐洲,蒐集十五六世紀的古典擺設。藍瓊纓移民加 拿大,主要原因是她父親及親戚都在加拿大,何鴻燊要在港澳打理業務,一 年至少6次飛往加國與妻團聚。女兒何超瓊對記者說:“我們不擔心九七問 題,父親有葡萄牙護照,所以我們可以隨時逃離香港。” 有傳媒針對“逃離香港”做文章。但人們發現,何鴻燊卻跑到內地大撒 銀紙 (贊助慈善事業),並在港澳大舉投資。 看來,何鴻宋對九七後香港澳門的前途,比某些預言家要樂觀。 無論是投資或走資,港資流向海外已形成一股規模頗大的潮流。查閱香 港超級富豪公開的資產表,會發現絕大部分在走跨國化的道路。如新任香港 首富郭得勝家族,在美國三藩市擁有價值10億的物業;張玉良家族基本將資 產遷往澳州;酒店大王陳澤富,大半酒店在海外;何東後代,基本將資產移 到海外;報業女皇胡仙,近年遷冊並大舉投資澳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