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香港商戰風雲錄(下),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等。 如此大規模的移民投資或走資,海外是否全都是理想中的天堂呢? 逆潮回流 我們先看港資總的流向。 據香港政府公佈的資料,整個80年代GDP(本地生產總值)年遞增卒(以 當年價格計)達16。5%,恒指為7。4%。 1982年GDP為1863。28億港元,1989年達4915。90億港元。進入90年 代,GDP仍保持高遞增率。 1989年,香港公司在本地的大額投資總額為827。6億港元,海外投資(包 括內地)為333。9憶港元。 據中國政府公佈的資料,港資在內地引進外資中始終處於首位,佔50— 60%。1991年,內地實際利用港資(不含借款)達25。79億美元,實際利用

… 頁面 130…

外資(不含借款)為46。67億美元;1992年,兩者分別為77。06億美元和112。92 億美元。 顯然,內地已成為港資跨國跨地區的重要投資基地。儘管中國的改革開 放經歷過曲折及反覆,但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的改革開 放已不可逆轉。既然如此,港人對九七年後的香港,至少不會存太多的疑慮。 各國都殷切希望香港公司去投資,實際得到的並沒有他們所期望的那麼 多。香港的低稅制等一系列優惠條件及良好的投資環境,使香港的資本回報 率(1982年統計資料)佔居世界首位,為19。3%(日本為17。7%,加拿大 為9,O%,英國為7。5%,美國為6。3%,澳大利亞為4。0%)。 投資規律這個無形的手,遏制了港資洶湧流向所謂政治 安全國度,即使在1989年風波後,香港公司的管理層仍待觀望態度。 移居海外的港人,一部分人紮下根,順利開闢“第二春”事業,另有相 當的人:感到不適應,或不通語言,或投資失敗,或不適氣候,或覺得孤獨, 等等。有的人抱著“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信條,頑強拼搏下去;有的人等坐完 “移民監”(所在國規定申請護照者要在該國連續居留一定的時間才能離 開),便殺個回馬槍,回港發展。 香港股市著名炒手詹培忠,1984年移民加拿大,一連買下3間加國上市 公司,準備大展拳腳。他發現加國經紀佣金為3。6%,溫哥華股市不如香港 興旺,自知壯志難酬,於1985年又飛回香港。 香港無線臺金牌司儀何守信,赴加後擔任加國電視華語臺的司儀。在加 國,華人共計50萬人,並且是世界各地遷居去的華人,認識何守信的並不多, 而且極為分散。何守信“受冷落”自在情理中,哪比得在香港,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因此,何守信一年約有1/3時間,應邀回港主持節目。 筆者在香港,接觸過幾位回流的加國新移民,他們一致說:加國最大的 好處,就是地價房價便宜,在香港買一套住宅單位的錢,在加國可買一幢花 園洋房,加國的屋宅花園,不是香港大富翁的小庭院,大得可以做跑馬場。 至於其他方面,人言人殊,口徑不一。一位到過許多國家的財務專家道:“若 說過日子,西方國家的條件要優越得多;若說賺錢發財,香港的機會則多得 多——至少對出生香港的人是這樣。” 這些回港的外籍新公民,港人把他們稱作“太空人”。把家安在國外, 男人則回港工作,一年飛行幾趟,與太太兒女團聚。何鴻燊被稱為第一太空 人,坐頭等艙的機票,對他來說等於不是錢。對收入不算高的專業人士,飛 機往返,無疑是一筆額外的負擔。 香港傳媒報道,“太空人”的出現,使移民家庭夫妻感情疏遠,甚至婚 姻破裂的事件遞增。 “太空人”滋味不好受,但移民人數有增無減,原來很多人僅僅是買個 “政治保險”,舉家遷移國外,一家人取得外國護照和永久居留權後,再帶 家眷回港,以外籍人士的“合法身份”留居香港。 移民回流,與政府各部門和私人商業機構的舉措分不開。 為解大量移民造成的人才危機,1991年,港府斥資300萬元,與有關機 構成立香港國際人才有限公司,專門招聘移居海外的專業人士。該年12月, 公司在多倫多發出1500張申請表,網羅了200多人回港工作。 據有關部門估計,1985年以來,香港移民海外的約有50多萬人,回流 的約5萬人,佔總數的10%。在回流的人中,來自加拿大、澳洲的居多,從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