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鬼子進村,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縣機場起飛的美軍飛機突然飛臨東京上空,進行了轟炸。這對正在向日本國民大吹“大東亞聖戰”的勝利的日本當局,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4月21日日本最高決策層決定立即要佔領中國沿海,以防備類似事件的再次出現。當時,日中國派遣軍曾提出能否暫緩一步,先執行已完成部署的十九號作戰(進攻廣德、寧國)但日本大本營於22日即予堅決的否認,答覆說:“根據全國形勢,必須立即摧毀浙江機場群,為此,立即中止第十三軍的十九號作戰,迅速轉入摧毀機場群作戰。”“這樣一來,連畑總司令官(指日中國派遣軍司令長官畑俊六)也知道再提意見也無濟於事,於是接受了上述指示。”
要達到日軍預期的作戰目的,需要40餘個大隊的兵力。僅靠第十三軍還不夠,只得由各地抽調。日華北派遣軍自然也不能例外,日方文獻聲稱:“華北方面軍於26日前後接到中國派遣軍的密令:派出最大限度的兵力,即以步兵約14個大隊為基幹的部隊,預計以三個月為期參加此次作戰。當時方面軍正在舉行各兵團長會議,乃於27日夜,緊急召集各軍作戰主任參謀進行討論,決定在不影響冀中作戰的情況下,主要由各軍分擔任務。”
26日,也就是“五一”大“掃蕩”的前5天,岡村寧次突然接到這麼一個命令,要他抽出14個大隊(約佔駐華北日軍138個大隊十分之一強)的兵力,他不能不考慮:對冀中的“掃蕩”是否還如期實施。當時岡村寧次無非面臨著幾種抉擇:或是中止對冀中的“掃蕩”,或是推遲對冀中的“掃蕩”,或是按原計劃執行。27日夜的會議上,一定有各種意見。最後,岡村寧次作出決定:如期“掃蕩”冀中,調駐山東的日軍第32師團主力等部隊去南方,未從直接參加冀中作戰的41師團、獨立混成第9旅團抽調兵力。但儘管如此,對冀中“掃蕩”的日軍實力,多少受到一些影響。“肅正建設計劃從年度一開始就被削弱了。”1942年4月24日——距“五一”大“掃蕩”7天。
冀中區領導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區黨委書記黃敬、參謀長沙克、政治部代主任卓雄等開會,商定了分散人員、搞好偵察等幾條反“掃蕩”措施。同時,再次向各地委、各軍分割槽發出反“掃蕩”的緊急指示。“五一”大“掃蕩”後,日軍110師團參謀長中村三郎少將“根據盤問俘虜的口供:中共方面早在3月間就覺察到我方此次作戰的企圖,並在4月20日發出了反‘掃蕩’的指令。”他提到的指令,大概就是指的這個緊急指示。其實,此時冀中方面雖已覺察到敵人即將開始“掃蕩”,但對日軍“掃蕩”的規模、作法,並不知曉。
據當年任冀中軍區政治部代主任,冀中黨政軍委員會書記的卓雄講,在“五一”大“掃蕩”前,也就是4月份的樣子,冀中區黨委幾位常委,有呂正操、黃敬、宣傳部長張仁槐,公安部長張國堅及他本人等共七八個人,曾開過一個會,討論形勢。從當時的形勢看已是“待不住”了,中央和晉察冀軍區都有電報,說不要硬拼,不行的話先撤到山區。會上有不同的意見,卓雄講,他是主張往山區走,避開一時,呂正操不想撤,並講了堅持平原游擊戰的三四條經驗。黃敬沒有明確表態,那意思是能堅持下來也好。最後決定再待一段時間看一看。卓雄老人年事已高,他說,會議的準確時間和準確內容都回憶不起來了,但肯定是“五一”大“掃蕩”前不久的事情。採訪卓雄記錄。或許,就是24日這次會議?1942年4月25日——距“五一”大“掃蕩”6天。
駐保定的日軍110師團對冀西地區發動“掃蕩”。
1942年4月26日——距“五一”大“掃蕩”5天。
在這一天夜晚,冀中九分割槽18團一舉攻入博野、蠡縣兩縣城,俘偽軍、偽警及偽政府人員300多人,開啟兩城監獄,解放同胞50餘人,摧毀兩城碉堡工事,繳獲各種物資甚多。冀中部隊突然襲擊敵偽佔據多年的縣城,給日本人很大震動,當時的日華北方面軍編輯的《方面軍戰時月報資料》稱:共軍“對於我方不斷的掃蕩,煞費苦心地研究對策,在軍事上不見有主動的活動,但在平西、冀西、冀中、冀魯各軍區部署了對冀東的策應,或估計到對冀西的掃蕩,而部署了晉西北、太行、冀中的策應。4月27日夜(此日期不確——引者注)對冀中軍區的高陽、博野、安國一帶發動了全面襲擊。這些都是根據第十八集團軍的統一命令進行的,其戰略傾向值得注意。”顯然,日本人非常害怕八路軍再來一次“百團大戰”,對我各根據地採取的統一行動——儘管規模並不是很大,也非常敏感,可以設想,在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