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部分,帝國的榮耀,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敢破此先例。”

“惜辭的意思?”

“我想對付李存義自然不會以一言空談,而是以真憑實據論罪。而且現在是明歷九年。按照陛下治政習慣,五年軍政官員會做一次大的調整,李相做了十幾年國相,把持中樞位高權重,而今天下已大治,”

胡從憲一下子明白了陶希言的用意,李善長從劉浩然起事起就襄理機要,總領政務。差不多二十年了,也該退下來了。但是李善長是老臣子,勞苦功高,又是淮西派的領袖,隨意罷相又說不過去,這時只要把其弟李存義違法亂紀的事情一捅出去,只要按察司將其定罪,李善長至少逃不離一個連帶責任,皇帝陛下正好順勢讓其榮休至仕,而江南派也扳倒了對手淮西派的一棵擎天大樹。

“何況我對付李存義,主要目的不在李相。而在禮部,”

“你是說禮部尚書胡惟庸?”

“正是,胡惟庸乃是淮西派干將,不僅是李相一手提拔,更深受陛下器重,李相一去,恐怕他就是誰西派的領軍人物。不可不防。而且胡惟庸此人對我江南學派和理學的威脅更在李相之上。”

“惜辭何出此言?”

“胡惟庸出任禮部尚書,誰也意料不到,事到如今,卻不得不欽佩陛下的識人之明。用人之善。胡惟庸出掌禮部,大興教化,而今百姓民意還有幾分在我等之手?”

胡從憲不由一愣。是啊,這是個大問題啊。以前理學吃得開,那是因為天下讀書人少,百姓們目不識丁,出於對知識的尊重,那些身為知識分子的理學名士文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可以這麼說,那時社會的“主流思想”控制在理學名士文人手裡,所以劉浩然一上臺不敢貿然與理學為敵,只是在政治上對其打壓,並用其他手段開始釜底抽薪。

先是大興教育。一個國民基礎教育讓不少老百姓的子弟們都能讀上書,知識便不會再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而有了知識便有了自己的思想,民智開化的百姓也不會再對理學文人抱有畏懼之心,他們說什麼便是什麼,百姓們,尤其是大明自定鼎江南之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百姓,他們的思想、價值觀深受劉浩然的影響,與理學相差甚遠。

但是這個時候理學對社會的影響由於數百年的歷史原因,依然還能強勁。許多農村和小城鎮的百姓們出於慣性還是很認同理學文人的價值觀和思想。但是胡惟庸出任禮部尚書之後,這個善以揣摩上意的能吏立即掀起了一場“新文化運動。”利用報刊、書籍、戲劇等各種手段向大明百姓灌輸新思想和新價值觀。

透過報刊上那些簡單易通的小故事,透過修改的三字經童學和掃盲班必讀課本,透過戲劇那些栩栩如生的演出,百姓們開始知道什麼是民權,什麼是義務和責任,什麼是法律,什麼是法治。什麼叫真正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什麼叫追求合理的個人慾望,這一切卻是在悄無聲息地摧毀著理學最堅實的“民眾基礎。”

意識到這裡。胡從憲也立即明白從前沒有重視的胡惟庸實際上是理學和江南派最大的對手,而傳聞胡惟唐與李存義關係密切。他當初就是透過李存義搭上李善長這條線,從而飛黃騰達。胡從憲不由對陶希言的深思熟慮感到敬佩,要是夏時安有陶希言三分心計。何必落到今日這個。地步。

“惜辭,我等會竭力幫助你,有何吩咐儘管說吧。”知道陶希言的手段和心機後。胡從憲便將其視為理學復起的聳望,當即毫不猶豫地說道。

“胡克生,我等當暗中進行。切不可打草驚蛇,只有時機到了,我們才有十足的把握。”

“惜辭,你準備借誰的手?”明白陶希言準備走法律途徑去解決李存義。胡從憲有些疑惑了,江南派在法律界沒有太強的勢力,尤其是按察院總使秦從龍去世。都察院左都察御史陶安改任榮祿資政大夫之後更是毫無根基可言了。

“廉政公署的羅貫中。”

“他胡從憲當然熟悉羅貫中,去年他憑藉一部《三國演義》名噪大明,後來又引發了一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討論,正是這場大討論和大反思讓江南派人心晃動,有了分裂的趨勢。

胡從憲不知道陶希言怎麼找上羅貫中這條線,但是在目前情況下,他也不好追問,將一切疑問都咽回肚子裡去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國之亂

。明歷九年六月。日本應安七年公元;獺年,日本四四凹”國安堵高悼城外的小藝村。這裡是伊予國難得一片平原地帶。黃澄澄的稻穀佈滿了整個農田,一股豐收的香味正瀰漫在這片土地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