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中國黃埔軍校(全),西門線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業生鄭洞國回憶說:“黃埔軍校非常重視政治思想教育,把它提高到和軍事訓練同等重要的地位。軍校積極地向學生進行革命的三民主義教育,同時也注意向學生灌輸馬列主義思想。”黃埔軍校建校初,其政治教育多是進行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教育,馬列主義則相對提得少一些。但孫中山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開明的政治領袖,他在“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主導思想之下,允許軍校中存在與傳播其他有利於國民革命的不同政見,實行相容幷包的政治教育方針,這對黃埔軍校的蓬勃發展開拓了壯麗的前景。

刊登在軍校第5期同學錄上的漫畫之一1924年8月,周恩來從法國回國,擔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同年11月,前往黃埔軍校就任政治部主任。周恩來主持軍校政治工作後,非常重視政治教育,組織編寫了大量的輔助教材,大大地豐富了政治教育的內容。軍校的斐然成績,得到了孫中山的中肯,以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堅力量的軍校政工人員在軍校中得到了充分發展。這些無不都與孫中山、廖仲愷等革命領袖的“相容幷包”寬大胸懷有重大關係,促成了軍校政治教育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

1925年底,中國共產黨提出黃埔軍校應開設政治科的問題,並委託軍校的政治部和中共廣東區委研究制定政治科教學大綱及原則。周恩來與蘇聯顧問積極參加了這一工作,從第4期起,設立政治科。1926年2月,軍校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同月,政治科開課。課程設定即是按照《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教育大綱》規定實施教學的。開設的科目是:中國國民黨史、三民主義、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中國近代史、帝國主義、社會進化史、社會科學概論、社會問題、社會主義、政治學、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各國憲法比較、軍隊政治工作、黨的組織原則、中國政治經濟狀況、世界政治經濟狀況、政治經濟地理等共18門。其中社會進化史、社會科學概論、社會主義、政治學、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課程,雖然存在一些不正確的觀點,但其基本方面是好的。從這些課程的設定,足見軍校的政治教育是以孫中山革命的三民主義和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為主導的,併兼收了其他不同黨派、學派的思想政治理論。

作為統一戰線性質的黃埔軍校,採取“相容幷包”的政治教育方針,既宣傳三民主義,也宣傳馬克思主義。1925年10月27日的《校黨代表訓令》明文規定:“本校學生為擔負本黨(指國民黨)軍事工作之中堅,除切實接受黨的訓練,努力研究本黨主義,凡本黨之一切出版物皆須細心閱讀外,更必須注意世界潮流。所以,關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書籍,以及表示同情於本黨或贊成本黨政策而極力援助本黨之一切出版物,除責成政治部隨時購置外,本校學生皆可購閱。”為在軍校傳播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合法保證。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在第3期《同學錄》序言中,要求黃埔同學不僅要做國民革命的先鋒,而且還要做革命的傳播者,號召黃埔同學把革命思想傳播到全國各地去,武裝全國的革命群眾。

由於政治教育的豐富和實用,在軍校學生中間,政治課程深受歡迎。許多學生找軍校領導,要求調到政治科去學習。其理由是:作為未來的軍官,不僅要懂得軍事,而且還要懂得政治。

相容幷包,生動活潑(2)

黃埔軍校政治教育的這一特點,表明它不再是以往那種舊式的講武場所,而是一種新型的革命軍事政治學校,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軍事與政治訓練融會為一體的成功範例。黃埔軍校國共兩黨開創的政治工作,為我國革命軍隊的建設提供了經驗,並且逐步地推行到國民革命軍部隊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更是將黃埔校風發揚光大,形成自成體系的建軍路線。

黃埔軍校的政治教育和教學方式不拘一格,靈活多樣,不侷限於一般的課堂講授,而是採取適合青年軍人特點的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注重於和當時社會時事政治密切結合,除課堂講授外,主要有:政治講演、政治討論會、政治問答、組織宣傳隊和出版刊物等,這是黃埔軍校教育頗具特色的優長之處。

刊登在軍校第5期同學錄上的漫畫之二政治演講,是黃埔軍校政治教育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方式。除了各門政治課程之外,軍校還經常舉行講演會,集合全體學生聽講。黃埔軍校政治教育以孫中山革命的三民主義和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主要內容,對不同黨派和不同學派的思想理論實行相容幷蓄。不論國民黨人或共產黨人,都能登臺向學生作政治演講。擔任政治演講的人,除軍校領導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