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部分,中國黃埔軍校(全),西門線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埔第1期,紅25軍軍長

左起:陳毅、粟裕、傅秋濤、周恩來、朱克靖、葉挺在1938年春合影。唐澍,黃埔第1期,西北工農革命軍總指揮。

馮達飛,黃埔第1期,湘贛軍區參謀長。

孫德清,黃埔第1期,紅2軍團參謀長。

劉疇西,黃埔第1期,紅10軍團軍團長。

左權,黃埔第1期,八路軍副參謀長。

宣俠父,黃埔第1期,八路軍高階參議。

袁仲賢,黃埔第1期,三野第8兵團政委。

周逸群,黃埔第2期,紅2軍團政委。

熊受暄,黃埔第3期,紅1軍政治部主任。

肖人鵠,黃埔第3期,紅5軍軍長。

吳光浩,黃埔第3期,紅11軍軍長。

朱雲卿,黃埔第3期,紅1方面軍參謀長。

段德昌,黃埔第4期,紅6軍軍長。

李天柱,黃埔第4期,紅8軍軍長。

伍中豪,黃埔第4期,紅12軍軍長。

何昆,黃埔第4期,紅14軍軍長。

李鳴珂,黃埔第4期,四川省委軍委書記。

劉志丹,黃埔第4期,紅15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

曾中生,黃埔第4期,紅4方面軍參謀長。

王世英,黃埔第4期,中央軍委敵工部部長。

袁國平,黃埔第4期,新四軍政治部主任。

李運昌,黃埔第4期,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副司令員。

第十章 軍神將星(3)

趙尚志,黃埔第4期,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軍長。

潘中汝,黃埔第5期,工農革命軍鄂東軍總指揮。

陶鑄,黃埔第5期,廣州軍區政委。

黃公略,黃埔高階班,紅3軍軍長。

李青雲,武漢分校軍事教官,紅15軍軍長。

項英,武漢分校政治教官,新四軍副軍長。

張國燾,武漢分校政治教官,中革軍委副主席兼紅軍總政委。

李富春,武漢分校政治教官,四野副政委。

王良,武漢分校,紅4軍軍長。

李超時,武漢分校,紅14軍政委。

徐彥剛,武漢分校,紅1軍團參謀長。

鄧萍,武漢分校,紅3軍團參謀長。

劉型,武漢分校,東北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

張友清,武漢分校,八路軍總部秘書長。

程子華,武漢分校,四野第13兵團司令員。

夏曦,長沙分校政治部主任,紅6軍團政治部主任。

20世紀80年代,經中央軍事委員會確定,有36位軍事家是中國革命戰爭最終取得輝煌勝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這個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方誌敏、劉志丹等組成的英名方陣裡,可看到有16人曾經在黃埔軍校留下過青春的足跡,他們是:毛澤東、周恩來、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林彪、陳賡、羅瑞卿、許光達、許繼慎、蔡升熙、段德昌、左權、黃公略、劉志丹。

國民黨將領與“黃埔系”

黃埔軍校在中國現代史上名聲顯赫,國共許多高階將領都出身於此校。尤其是在國民黨軍中,黃埔軍校師生出身的將領更是蔣介石的嫡系,大多數國民黨軍將領見蔣稱呼“委座”,而黃埔師生皆稱“校長”,從這一別樣的稱呼上就透著一股親熱勁,而蔣校長也對這些一期接一期的師生青睞有加,日漸形成了以蔣為首的“黃埔體系”。這棵主幹分明、枝繁葉茂的國民黨軍中“大樹”,主要由黃埔教官和黃埔畢業生兩部分人組成,人稱“黃埔系”。

1.“黃埔系”教官與保定軍校

抗日戰爭時期的蔣介石說起黃埔軍校建立時的師資力量,首先要直接追溯到保定軍校。黃埔軍校在開辦之初,蔣介石從保定軍校、雲南、廣東、浙江的陸軍講武堂、江西海陸軍講武堂、日本士官學校以及留俄、留法勤工儉學人員中挑選來了教職官員。這些人到黃埔後,受戒於蔣介石,可謂是“念得蔣氏真經,修成黃埔正宗”。特別是來自保定軍校的教職官員,他們是黃埔軍校建立時師職力量的核心骨幹。黃埔軍校的教學力量、管理力量基本上是保定軍校的畢業生。

在黃埔軍校、國民革命軍的歷史上,保定軍校畢業生起了很大作用。這些人主要有:蔣介石、商震、周思誠、張輝瓚、張群、王伯齡、楊傑、陳調元、方本仁、何恩溥、劉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