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部分,梟雄在亂世,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隊。在第三次南京會戰中,剛剛換裝了M第一騎兵師就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之前結束的坦克大戰中,同樣剛剛換裝M第一裝甲師也有不錯的表現,在正面戰場上抗住了第三十九集團軍將近兩倍裝甲力量的強力衝擊。作為由國民警衛隊改建而來的主力師,C集團軍中的幾支美軍部隊都沒有資格優先裝備這種較為先進的主戰坦克。別的不說,在提供給C集團軍之前,還有第二機步師、第三機步師與第四步兵師這樣的王牌部隊等著換裝呢。
萬幸的是,在這個戰場上,美日聯軍沒有受到東北軍裝甲部隊的威脅。
雖然當時在雙港鎮這邊,充當主力的新編集團軍有一個裝甲營,而且有將近三十輛主戰坦克,但是全部都是被一線部隊淘汰下來的96式,而且是最初量產的型號。因為雙港鎮沒有適合坦克作戰的戰場,所以這些坦克以排為單位,分散在整條戰線上,沒有集中行動,也不可能集中行動。
美日聯軍主要得考慮東北軍步兵手裡的反坦克武器,其次就是複雜的地形。
面對步兵手裡的反坦克導彈時,M1A2與M1A3基本上沒有區別。說得直接點,只要主動防禦系統發揮了作用,反坦克導彈就沒有威脅。如果主動防禦系統沒有發揮作用,任何一種主戰坦克也難以倖免。特別是在面對那些具有攻頂能力的反坦克導彈時,沒有任何一種主戰坦克的天靈蓋厚到能夠承受住高溫金屬射流的衝擊。再說了,步兵在執行反坦克任務的時候,往往會從側面發起攻擊,用反坦克導彈或者火箭彈攻擊坦克的側面、甚至是尾部,避免坦克的正面裝甲。受重量限制,即便像M1A3這種全世界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側面與尾部裝甲的厚度也不足以抵擋反坦克武器的直接攻擊。
當然,主要問題還是地形。
準確的說,是東北軍在有利地形的掩護下,對美日聯軍裝甲部隊構成的威脅。
比如在強渡洪泥河的時候,美軍的一個裝甲營在過河之後,遭到東北軍步兵伏擊,分散埋伏起來的數十個反坦克小組從四面八方發起突然襲擊,在不到十分鐘的戰鬥內就擊毀了十多輛美軍主戰坦克與二十多輛步兵戰車。如果不是剩下的美軍步兵及時下車,並且藉著坦克戰車提供的火力掩護,迅速擴大防禦範圍,為坦克戰車指明打擊目標,並且用機槍壓制了東北軍的反坦克手,恐怕這個美軍裝甲營將在洪泥河西岸全軍覆沒。即便如此,到戰鬥結束的時候,這個裝甲營的坦克戰車也所剩無幾了,戰死的美軍官兵更是接近三百人,剩下的一百多人全都掛彩。
這種小規模伏擊戰,在雙港鎮並不罕見。
甚至可以說,美日聯軍每次渡河,都會遭到東北軍伏擊,而且東北軍每次都會用分散包圍的方式,儘量發揮步兵手裡的反坦克火力。
打到後來,美日聯軍不得不在渡河的時候,用炮火壓制對岸的可疑目標。
到了二十八日,美日聯軍的疑心病發展到了一種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當天上午,美日聯軍向雙港鎮西面迂迴,因此必需強渡雙巨引河。在渡河之前,美軍偵察兵發現河對岸有可疑目標,立即呼叫了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轟炸與炮擊足足持續了半個小時,消耗了數十噸炸彈與上千枚跑彈。渡過雙巨引河之後,美軍才發現,所謂的“可疑目標”,竟然是一群正在爭食一頭死豬的流浪狗
由此可見,美日聯軍在雙港鎮轉變的戰鬥打得也不輕鬆。
依照帕特里奇的計劃,美日聯軍應該在二十八日上午之前攻下雙港鎮。到這個時候,美日聯軍還在雙港鎮的中心區外圍徘徊,甚至連迂迴包圍都沒有完成。即便立即發起進攻,也得花上一天的時間才能打下雙港鎮。
當然,在其他方向上,美日聯軍的進攻也打得很不順暢。
打到二十八日上午,在東面挺進的美日聯軍還在化工廠作戰。雖然在大規模炮擊與轟炸之後,沒有造成嚴重的化學汙染,當時兩座化工廠裡的化學藥品都被運走了,但是緩慢的進攻步伐仍然讓帕特里奇失望透頂。
北面戰場上,A集團軍與第二十六集團軍還在對峙。因為A集團軍還沒恢復元氣,所以帕特里奇並不指望在這邊取得重大突破。
打到這個地步,帕特里奇不得不考慮增派作戰部隊了
第四十七章 強力增援
第四十七章強力增援
東面與南面的進攻都沒打成,北面又沒有找到合適的突破口,美日聯軍還沒有完全殺入天津主城區就遇到了麻煩。打到二十九日,連帕特里奇都不得不承認,如果不向前線增派更多的主力部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