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論語別裁(上冊),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知識越高的人,批評是批評,高調很會唱,真有困難時找他,不行。
270
公冶長第五752
講到這裡,想起一個湖南朋友,好幾年以前,因事牽連坐了牢。 三個月後出來了,碰面時,問他有什麼感想?他說三個月坐牢經驗,有詩一首。 是特別體裁的吊腳詩,七個字一句,下面加三個字的註解。他的詩是:“世態人情薄似紗——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許多好朋友——菸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我聽了連聲贊好。 這就和“負心多是讀書人”一樣,他是對這個“清”字反面作用的引伸;對社會的作用而言,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孔子對於陳文子這種人的評論只給他一個“清”字。 總之,“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這話很有道理。 子張又問陳文子這個人,夠不夠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說,他對仁的觀念都還沒有,怎麼可能達到“仁”的修養?
想得太過了
上面列舉出“忠”的榜樣和“清”的榜樣,接著講一個道理。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孫,名行父,諡文,是魯國的大夫。 做事情過分的小心,過分的仔細。“三思而後行”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聽到他這種做事的態度,便說:“再,斯可矣!”這句話有兩種解釋,從前老學究們的解釋認為:“做事情要特別小心,孩子們,想三次都不夠,孔
271
852論 語 別 裁
子說‘再斯可矣!
‘還要再想一次哪!“
這種解釋是不對的。其實,孔子認為他想得太多。 作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後行”
,的確考慮太多了。 學過邏輯就知道,學過《易經》的道理更懂得。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 但是要三思就討厭了,相對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了以後又是矛盾,如此永遠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結論的。 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 所以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過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這個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結果,問題就多了。 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難得糊塗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甯武子是春秋時代,衛國很有名的大夫,姓寧,名俞,武是他的諡號。 經歷衛國兩代的變動,由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代完全不同,甯武子卻安然地做衛國的兩朝元老。“邦有道則知”
,這個邦就是古時國家的別稱,國家政治上了正軌,他的智慧、能力、才具發揮出來,了不起!可是後來到了衛成
272
公冶長第五952
公的時候,政治、社會,一切都非常混亂,情況險惡,他還在朝,也參加了這個政治,可是他在“邦無道”的時候,卻表現得愚蠢魯鈍,好像什麼都很無知。 但從歷史上看出他並不笨,他對於當時的政權、社會,在無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見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 表面上好像他碌碌無能,沒有什麼表現,可是他對於國家、社會真的做了事。 所以孔子給他下了一個斷語:“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說甯武子那種聰明才智的表現,有的人還可做得到,但處於亂世那種愚笨的表演,就難以學到了。人們到了社會歷史發生變動的時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權變亂時,在前一個君王手上,充分表現了政治才能的人,本來是很容易遭忌的。 這是政治上千古以來不移的定例。 何以如此?有點莫名其妙的,也許是人類心理的通病,能幹了會有人妒忌的。 為什麼妒忌?只能說是人類天生的劣根性,我們必須以學問、道德來消磨它。 這種妒忌心理,到了事業或利害相對的時候,就忌刻別人。 所以學問之道,就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把這些罪惡的心理,消磨了、轉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所以孔子說到甯武子,當初他的才能表現得那麼高,應該遭人家的妒忌;但是到了變亂的時候,他表現很碌碌無能,沒人打擊他,也沒有人仇恨他,這一點修養是別人做不到的。 人在得意時,聰明才智很容易露鋒芒;“其知可及也”
,這點大家還可以做得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