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論語別裁(上冊),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樸實無華、老實平淡、笨笨無能的樣子,“其愚不可及也”
,這就很難做到了。這裡我們就想到清朝名士鄭板橋,說過幾句很了不起的
273
062論 語 別 裁
話:“聰明難,糊塗亦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 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絕頂聰明的人,不是故意裝糊塗,而是把自己聰明的鋒芒收斂起來,而轉進糊塗,這就更難了。 下一句話說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權位都讓給人家,心裡很舒服,並不希望人家事後報答,只要當時心裡舒服就好。這也是孔子說甯武子的“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的另一引伸。
不 如 歸 去
下面講到:
子在陳曰:歸與!
歸與!
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歸與的“與”字是驚歎詞。 這一節等於孔子的一段傳記。這是孔子周遊列國,到晚年的時候,要想回來講學的自白。這裡談到學問之道。 我們要特別瞭解的是,孔子在這段時間周遊列國,對於國家天下大事,瞭然於心。 有很多很多拿到政權的機會,但是他不要,他認為國家天下所以安定,必須要以教育文化為基礎,於是他決心回到自己的國家講學去。 此時他很感嘆地說:回去吧!回去吧!
“吾黨之小子狂簡”
——小子是年輕人。黨是指古代的鄉黨,也就是魯國這一些跟隨他的學生們。“狂簡”
是兩個典型。豪邁、慷慨,多半年輕人喜歡的個性和作風就是“狂”。
輕易、
274
公冶長第五162
草率,對國家天下事掉以輕心,就是“簡”。我們知道宋代的名詩人陸放翁,(在唐末民初,有更多的文學家喜歡捧陸放翁,譽他為愛國詩人。)他的一首名詩:“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與伯仲間。”這是他當時的自述。 他在少年時代,希望帶兵打仗,把金人趕出去,那種幻想中的氣魄,非常可愛可嘉;後面四句則說到年紀大了,頭髮白了,一無所成的感慨。 現在引用他的詩“早歲那知世事艱”
,說明年輕人雖然富有衝勁,但容易犯輕狂的毛病,太過沖動,這就是“狂簡”的狂。 第二種典型“簡”
,把天下事看得太容易了,自己想到就好像做得到一樣,年輕人也容易犯這個毛病。“吾黨之小子狂簡”
,是說跟自己的這班年輕人,蠻有豪氣,看天下事太容易了。 雖然文采不錯,“斐然成章”地議論紛紛,畢竟還未成器。 像現代許多年輕人搞的書刊著作,大談國家天下事,頭頭是道,但文章是文章,天下事是天下事,這完全兩回事。 要做到事理合一,非有幾十年親身艱苦的經歷,是不會了解的。 所以孔子認為,必須要回國教育後一代,決心把精神放在教育上,培養國家的根本。“不知所以裁之”這句話,是說年輕人有夠狂的豪氣,凡事看得太容易太簡單。 文章見解固然有,卻不知道仲裁,不知道裁取。 如何是該不該?怎樣是能不能?都不考慮。 學問之道,最難的是如何中肯仲裁。 像做衣服的技師一樣,要把一塊布裁剪成一件合身而大方的衣服,這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 所以他一心要回到魯國,獻身於文教的千秋事業。
275
262論 語 別 裁
這一段,在時間上說,很可能是孔子晚年回國講學的情況。 為了整篇《論語》的行文,特地安排在這一篇。 也很可能是孔子在陳蔡之間,遭遇困難以後,決心要回國講學了,於是發出了這個“宣言”說明他回國講學,對一些人或事,所採取的態度。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孔子對於伯夷、叔齊、吳泰伯三個人是非常佩服的。 關於吳泰伯,在下面還有專篇。 中國歷史上這三個人,都是薄帝王而不為的人,他們本該當君主的,可是他們都謙讓了,自己不要。 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 老大讓位給老三,老三也不幹,結果兩人都逃掉了,只好由老二勉強擔當政權。 伯夷、叔齊這樣讓國,吳泰伯也是這樣的人。 孔子到處提到他們,非常尊敬他們、崇拜他們。 在這裡又提到伯夷、叔齊有不念舊惡的美德。 過去有人對不起他的,過了就算了,不懷恨在心。 這有什麼好處呢?有!
“怨是用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