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論語別裁(上冊),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仁不讓於師”

,韓昌黎所謂:“師不必賢於弟子”。老師不一定完全是對的,不是光靠服從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學問會越來越差的。 多懷疑就自然會去研究,“發”就是研究。“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而且要多方面看。一桌四角,講了一角,其餘三角都會了解,那麼他可以回來,“復也”就是回來。 回到哪裡?回到思想智慧的本位,就是回到自己智慧的本有境界。所以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激發他憤、悱的求知慾。 我們看兒童的教育,有的孩子,對什麼事情都不服氣,而做家長的,總是希望孩子服氣,尤其老一輩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經驗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孩子接受。 實際上要使孩子服氣,接受上一代的經驗,在教育方法上,必先使他能憤、能悱才行。 再引一個不倫不類的故事來說明:清乾隆時代,有一位世代書香的大員,有個兒子,文學

359

643論 語 別 裁

很好,但不成器,行為不檢點。 一年,給這孩子五百兩銀子上京考功名,結果他到了京裡,把五百兩銀子在妓院中花光了,被老鴇趕出來,剩下一身病,骨瘦如柴。 回到家裡,老太爺知道了,氣得要把他打死,但一檢閱他的行李,發現有他寫的兩句詩,老太爺一看,笑了。想想五百兩銀子值得,這個孩子在文學上很有心得。 以文學的觀點來看,這兩句詩的確很好!原句是:“近來一病輕如燕,扶上雕鞍馬不知。”這是古人對文學的推崇。 如果是現在,科學搞不好,光作兩句詩,不把父母氣死才怪。我們舉這個例子,也可說明“憤”與“悱”的一隅道理。 下面是講一個人的領悟力,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有些人讀書學習很用功,但是領悟力不夠,充其量,只能成為一個書呆子。 譬如拿研究歷史來說,最低限度,也是為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

瞭解前代的事情,和現在的事情原則差不多,道理是一樣,只是發生的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現象兩樣而已。 所以多讀歷史,能夠舉一反三,就可前知過去,後知未來。 否則,白讀死書,“則不復也”。學識又有什麼意義呢?

千古艱難唯一死

講了孔子教育方法的原則原理,就講到: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360

述 而 第 七743

這是講孔子對於養生送死的禮非常重視。他去了喪家,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在這一天哭過了,心裡頭難過,絕對不唱歌的。 這很簡單,不但孔子,我們也一樣。 這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這兩句話放在這裡呢?這句話看來很平常,但其意義是說明孔子對生死的大問題很重視。古今中外,宗教、哲學、科學都在追究這個問題:生命從哪裡來?

往哪裡去了?

死了以後還有沒有?是否如過去所講有再生之說,死了以後還會投胎?後來又加上來自印度、埃及的學說,認為人死了再投胎不一定做人,做什麼決定於前生的道德善惡。所謂輪迴、三世因果,這是佛家的思想。 西方也是一樣,基督教也有這樣的思想,人死了以後,等到世界末日來臨時,靈魂還會復活,接受上帝的審判。復活豈不是再生?

這是一樣的道理,不過不如東方說得詳盡而已。 這是古今中外一個大問題。 所以孔子對於生死的事情,非常重視。 這兩句話,沒有放在專門講孔子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現實的《鄉黨》篇中,而放在這裡,是為了連線引出下面的道理。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天!

孔子有一天對顏回說,時代、國家如果用得到我,就出來為國家、天下做事;如時代、國家不需要我,就退隱,自己藏起來。 藏在哪裡呢?

譬如蘇東坡的詩說:“萬人如海一身藏”

,非常好,尤其適合現在這個時代,古人是要隱藏到山林中去,現在用不著,只要住在公寓房子裡,把門一鎖,死了都沒人知道。 孔子還說,這樣的情形,只有我和你顏回兩人

361

843論 語 別 裁

可以做到。 因為顏回在孔門是道德修養最好的學生,至於其他的三千弟子,相形之下,就遜色多了。 實際上也真的是很難,我們再體驗一下,用之不一定能夠行。 假如說目前這個環境,把基辛格一流的人都拿下去,要你出來,行不行是個問題。 時代不需要你的時候,你能不怨天,不尤人,默默無聞的活下去,這也做不到。 一個人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錯逢冤家

九米

和赤井一起被車創後

波波目

曾為梅花醉如泥

漂亮格子

長安歌之天下無殤

巴喬的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