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論語別裁(上冊),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自己的牢騷,尤其知識分子們總認為:“當今天下,捨我其誰?”
假使讓我出來,比諸葛亮還更高明。所以沒有完全認識自己,隱退是很難的,因此孔子對自己得意的弟子顏回說:“只有你我兩才做得到。”
把全篇首尾連貫起來,排成一個師生講論的場面,由上面一節的說話,第一個不服氣的又是子路,他忍不住開腔了: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路倒有自知之明,講“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這一套修養,自己是不行,所以他說:“老師!假使你打仗,你帶哪一個?你總不能帶顏回吧!他營養不良,體力都不夠,你總得帶我吧!”——文章中的三軍,不是現代的海陸空軍,當時還是車戰,中軍、左軍、右軍稱為三軍。 ——孔子聽了子路的話笑了,他罵子路,像你這種脾氣,要打仗絕不帶你,像一隻發了瘋的暴虎一樣,站在河邊就想跳過去,跳不過也想跳,這樣有勇無謀怎麼行?
而且一鼓作氣,看起來蠻英勇,死了都不後悔,這種作法是冤枉去送死。 子路這樣的勇,不是大勇,孔子的學問中,智、仁、勇三個字是相連的,真正的
362
述 而 第 七943
大勇,一定有智有仁;真正的仁,一定有智有勇;真正的智,也一定有仁有勇,三者不能分開的。 孔子說,一個統帥的修養,一定要做到“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所謂臨事而懼,並不是怕事,而是說任何一件事到手上,開始時就是怕會失敗,所以要考慮周詳,不自作聰明;到事情終於來了,則“好謀而成”
,不怕了,必須用智慧,各方面都設想周到,促其成功,這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