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論語別裁(上冊),誰知道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代以戰車、壯丁、田賦等合在一起計算的。漢、唐以來有很多考證註解,不必多說。換句話說,領導一個大國家,或者領導一個單位,乃至領導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
,這是很難的。“敬事”
,對一件事認真做為“敬事”
,一項職務寧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認真去做,現在就有許多地方許多人不敬其事的。至於“而信”
是使下面的人絕對信服。爭取下面的“信”
,如何得到“信”
,就要敬其事,說了的話一定要兌現。 如好的將領,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麼誰也會受感動而信賴他。 所以要“敬事而信”。
“節用而愛人”
,節用指經濟政策的措施,對經濟要能夠節省,是經濟原則。 節用是為什麼呢?不是為我,而是為“愛人”。
第三點“使民以時”
,用人時應該把握時間。 這個“時”
很重要。 在軍事思想方面來講,包括很大,所以孫子兵法講時講勢,也有用勢之道。 對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時”
,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問,反責備他不來上班,這就是不“愛人”
,“使民不以時”了。 所以“使民以時”是用人要在時間上恰到好處。 這樣部屬都聽你指揮,乃至全國老百姓自然跟你走。 這是道德的修養,也就是學問。
40
學 而 第 一72
這些話不但是孔子教育門人做學問的道理,同時也是孔子當時針對社會人情的弊病而指點的。 我們只要研究春秋戰國時代的史料,為什麼那個時代是那麼的紊亂,便可瞭然於心了!
可愛的小學生
以上講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便是孔門做學問的目的、態度和方法的記錄。 說到這裡,我們已經瞭解了,所謂做學問,是要從人生的經驗中去體會,並不是讀死書。 假使一個人文章寫得好,只能說他文學好;這個人知識淵博,只能說他“見聞廣博”
,不一定能說他有學問。 一個人即使沒有讀過書,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對了,就是有學問。 何以見得呢?下面就是一個證明了,跟著講學問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話在文字上解釋當然容易,但我們深入研究一下。 所謂弟子,古代稱學生為“弟子”
,中國古代老師對於學生,看成自己的兒子一樣。 講到這裡,我們有點感慨了,中國的文化,師生之間有如父子,過去有“一日從師,終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師對於學生,也負了一輩子的責任。 我們親眼看到的,幾十年前,還保留了這個風氣,一個學生縱然中了狀
41
82論 語 別 裁
元,官作得很大了。 回到家鄉,看見老師,而老師既沒有功名,也沒有地位,學生對他一樣的要跪拜,和當年從師一樣。學生對老師是如此,老師對學生,也是負了一輩子責任。舉個特殊的例子來說,我們很明顯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後來水樂帝要殺他的時候,他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說充其量滅我的九族,而永樂偏偏要殺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師的家族,認為老師沒有教好。從這件事情,我們可看出過去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精神,那就是“師道精神”。談到過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這三道:一個是“君道”
,講究如何領導,如何當家長,如何當國家的領袖,乃至如何當一個班長,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
,就是說我們怎樣做一個忠實的部下,怎樣幫助人完成一件事。 再其次“師道”。中國過去文化中,這三道是合一的,所謂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 換句話說,那時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與教化,應該有其不同的意義,我們將來再討論。)
集於一身。那麼師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國人尊師重道的觀念,所以老師稱學生為弟子,弟等於兄弟,有朋友之間的友情,又等於自己的孩子,所以學生稱弟子,再傳稱門人,這個觀念和習慣是這樣來的。到了我們現在,值得研究了,我們須注意將來如何建立,如何復興固有的尊師重道精神。 現在的尊師重道,只是一句口號而已,真正尊師重道的人是小學生,我想諸位都有這個經驗,我們的孩子如果在小學唸書,回來就開口老師怎麼說的,閉口老師怎麼說的。 幾年前,教師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