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部分,中國的光榮與夢想,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天各家報紙娛樂版頭條內容都是一項名叫“超女”比賽活動決出前三甲的盛況報道。對於這次比賽,北方報紙做8個版的報道只不過是個小兒科,南方報紙一下子就拿出了32個版甚至40個版的報道。

8月19日晚,由湖南衛視舉辦的第二屆“超級女聲”比賽“五進三”淘汰賽激烈上演。在觀眾近乎狂熱的投票參與下,經過三個多小時緊張激烈的角逐,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三人進入了總決賽的前三甲。一個星期後,8月26日,這三位選手展開了“超級女聲”最終的年度冠軍爭奪戰。晚上8點半,在湖南衛視1200平方米演播大廳內,60多位“超女”、近10位評委和無數狂熱的歌迷濟濟一堂,共慶2005年娛樂界的耀眼盛事。

這場冠軍爭奪戰與其說是比拼,不如說是“超女”半年來的完美彙報演出。在這場終極對決中,沒有PKPK是英語“PlayerKilling”的縮寫,最初是指在遊戲中高階玩家隨意“殺”掉低階玩家的行為,“超級女聲”的PK其實是指兩個選手互相比賽以淘汰其中一名,這往往是節目中最殘酷的部分。壓力,沒有超然時刻,三位“戰”到最後的“超女”放手發揮。近午夜11點半,當計票牌最終顯示李宇春以352萬對327萬險勝周筆暢榮登總冠軍時,2005年超級女聲在這一高潮處戛然而止。

結果宣佈後,三位“超級女星”在觀眾還沒有回過神來時,就迅速撤離了舞臺。這時現場觀眾和粉絲“粉絲”即英文“fans”的諧趣翻譯,意為歌迷、追星者。們才清醒過來,人群出現了最後的瘋狂。前排“筆迷”(周筆暢的支持者)的小女生一個個哭得不行,用嘶啞的聲音對著鏡頭高喊“筆暢更棒”,並向周筆暢衝了過去;“玉米”(李宇春的支持者)喊著“超女時代,宇春最帥”,高調地把歡慶隊伍從演播廳一直拉到了戶外;“涼粉”(張靚穎的支持者)則緊隨著自己的偶像張靚穎而去

因為她們的成功而歡笑,因為她們的艱辛而落淚。一場場扣人心絃的比賽,一張張逐漸熟悉的面孔,挑動著每一個人身上的細胞。深夜,人群漸漸散去,悲喜交加,不經意間,選秀將2005年變得更加娛樂

“超級女聲”在中國掀起的娛樂狂潮源於2002年,這一年,在萬里之外的英國和美國,兩檔分別叫做“流行偶像”和“超級偶像”的電視娛樂節目,被媒體介紹到了中國。一天,湖南廣電集團的一位編導偶然看到了報紙上關於這兩個節目的報道後,便整理出了一個策劃文案,上報湖南電視臺,這個策劃方案迅速得到透過。

第二部分 第82節:尋樂(8)

2003年,湖南電視臺“超級男聲”正式登場。這是英國“流行偶像”的中國版本,沒想到卻成為“超級女聲”問世前的試驗品。“超級男聲”並不算成功,於是設計者們嘗試著往這檔節目裡添進新的元素。他們認為,中國觀眾已看厭了評委們整齊劃一地坐在評分席上,聽歌、低頭、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的模式。他們要還給評委話語權,允許評委現場對選手直接作出直白點評。這也是對“流行偶像”規則中最大的借鑑。

只要是喜愛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計年齡、不論外形、不問地域,均可免費報名參加,並透過層層淘汰選拔,徵選出真正代表觀眾意願的“優秀女聲”。設計者們給這樣的節目取了一個在中國字典裡都查不到的別樣名稱:選秀“選秀”多用於國外籃球俱樂部在賽季開始前選擇好的年輕隊員。“秀”即英文“show”的諧音翻譯,意為表演、展示

2004年,湖南衛視舉辦首屆“超級女聲”大賽。活動一推出,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紛紛前來報名,長沙、武漢、成都等唱區報名人數全都突破一萬人,年齡最大的89歲,最小的6歲,很快吸引了觀眾的眼球聚焦。這一年,來自四川德陽的15歲女孩張含韻在一夜之間成為大眾皆知的明星,一個童話般的故事就此上演。

2005年,第二屆“超級女聲”重灌上陣。主辦方把範圍擴充套件到全國5個大城市,除了大本營長沙外,“超級女聲”的“戰略分舵”延伸至廣州、成都、杭州和鄭州。在童話主角張含韻“酸酸甜甜”笑容的號召下,無數懷揣著夢想的女生紛紛而來。在杭州賽區,超過3萬人的火爆報名場景,令報名點附近的餐館人氣超旺。離報名現場最近的一家餛飩店老闆說,“平常我們每天賣出200份餛飩,那9天裡每天能賣出350份餛飩!”在成都賽區,報名人數不斷攀升,1萬、2萬、4萬極限還不知道在哪裡。四川媒體最簡捷的概括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