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部分,中國的光榮與夢想,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嚇人了!人山人海!”

也許不會再有其他的節目,會比“超級女聲”擁有更多的演員和觀眾。在萬人海選階段,平均每人只有幾十秒鐘的表現機會。一位位青春靚麗的少女展開歌喉,如流水般在鏡頭前閃過,給評委和觀眾們展示她們的“拿手好戲”。

在這場遊戲中,評委往往是“武林前輩”,可以居高臨下地點評舞臺上任何人的唱功水平。評委也手持“尚方寶劍”,除了送選手上“PK臺”外,也可放選手一條生路。

觀眾的力量不可忽視,最服眾的人才最有希望成為“盟主”,所以在這場遊戲中觀眾的投票舉足輕重。簡訊票數最低,也就是最沒人氣的選手,一定要上PK臺;而這把“鍘刀”會落在誰的脖子上,則由大眾評審來決定。

舞臺之上,選手們都在賣力地較量、競爭。而在選手背後的歌迷之間,也在進行著激烈的競爭。在2005年第二屆“超級女聲”比賽期間,每到週末,飛往長沙的班機總是被各地的“粉絲”和記者擠得滿滿當當。進入十強淘汰賽,各位選手“粉絲”們的“拉票”活動也進入空前高漲時期。在長沙某移動營業廳,一個“玉米”花了50萬買下萬張神州行,發簡訊投票支援李宇春;在杭州,一個為張靚穎拉票的整版廣告出現在《青年時報》上,“讓我們一起支援張靚穎”十個大字佔據了整個版面

2005年的“超級女聲”以前所未有的火爆和高調落下帷幕。在這場沒有門檻的“平民造星運動”中,五大唱區共吸引了15萬人參加,在全國範圍內收看前5場總決選的觀眾總量達到1。95億人,湖南衛視晚間同時段排名在全國所有衛星頻道中位居第一。

這個看似是一個歌手選拔賽的電視節目,卻讓主辦者、參與者、觀看者、贊助商以及合作者等各方都獲得了極大的滿足。“超級女聲”在這一年成了一個被公眾關注的“超級現象”,它的成功似乎讓中國的電視娛樂業又發現了一塊新大陸,讓中國的電視觀眾也找到了一種新的自我展示方式。

“超級女聲”一時攪動的不僅是娛樂江湖、電視江湖,而且波及社會、傳媒以及文化領域。甚至被冠以“庶民的勝利”、“具有革命意義的娛樂節目”、“小女生們的大課堂”等種種美稱,更有甚者,將其拔高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朵奇葩”的高度。溢美之詞,不勝列舉。

第二部分 第83節:尋樂(9)

中國的“超女”風暴在國外也引起關注。“這個國家的人民樂於投票選出他們所喜愛的女孩兒。”在大洋彼岸,《今日美國》的報道用驚歎的句式如此評價。在2005年10月3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週刊上,“超女”冠軍李宇春赫然出現在週刊封面上。

進入2006年,中國的娛樂選秀節目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局面,除了湖南電視臺的“超級女聲”外,其他各個電視臺都推出了選秀節目,諸如“加油!好男兒”、“舞林大會”、“絕對唱響”、“名師高徒”、“超級少年”電視選秀節目一時間鋪天蓋地,在每個週末,電視裡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選秀節目:選歌手,選舞者,選演員,選超級家庭、超級寶寶、超級少年、超級創業能手選手們在賽場上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人們見面時的寒暄語。

越來越多的選秀活動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稱奇的是,2006年在成都,一個20歲的女孩子選用了“海選報名—現場PK—專家評選—觀眾投票”這樣的跳舞、唱歌比賽方式為自己徵選男友,美其名曰“比舞招親”。主辦者透露,賽事的全國總冠軍不僅可以抱得美人歸,還將獲得10萬元的陪嫁。

選秀節目多了,也就雜了,媒體輿論,茶餘飯後的議論聲也就四起。當大量的選秀節目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有人開始對選秀節目“發難”。2006年4月20日,原國家文化部部長劉忠德對“超女”、“好男”發出“炮轟”,認為“超女”們是對藝術的玷汙,並丟擲了“超女有毒”論。“超女的毒害在於參加者和觀眾受到錯誤引導,認為不用努力就可以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從藝術角度看,像超女這樣一夜成名是不可能的,是違背藝術規律的。超女的收視率越高,毒害就會越大。”劉忠德認為此類選秀節目的最大罪惡就是為社會的浮躁風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劉忠德的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強烈爭鳴。贊成選秀節目者認為,選秀節目“想唱就唱”的口號,意含著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它“起點”是公平的,而之後的“PK”淘汰賽則符合了“優勝劣汰”的生態規則。同時,選秀節目特別尊重草根利益,過去的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