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護唐風流,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走了至少數十級臺階後,這一群武舉比賽中表現不錯的武士終於走到殿外,劉逸抬頭看了看,清晨的陽光下,隱約可見高高懸掛著殿前牌匾上三個隸文的大字:“宣政殿”!
劉逸一行在引路軍官的示意下,走進了殿內。
殿內兩邊已經有數列大臣站立著,滿眼都是身著紫緋色官服,腰佩金魚袋的朝中高官,劉逸略微地看了看,也看到了裴行儉和岑長倩站在班列中,但除了裴行儉還有岑長倩外,劉逸並不認識其他任何人。
看情況朝會還沒開始,朝會沒開始前皇帝就召見這些武舉比賽中的優勝者,劉逸也明白,今日朝廷是將為武舉人授官的事當作最大一件事來處理,這正是他所希望的。
“宣武舉比賽優勝者到殿前來!”一個低沉的男聲響起來,
在眾臣們的注視下,劉逸和其他九名武士從朝臣所站立的中間往前行,迫於殿內那不一般的氣勢,除了劉逸保持著那份從容外,連桓彥範和敬暉的舉止都有些不太自然,其他幾人更是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
殿內的朝臣們也對劉逸進來時所表現的這般氣度感到震驚,這麼一個年紀看下來還小的少年人,進入皇宮內,面對這麼多的朝中高官,還有坐在上面御座上的皇帝,竟然沒有表現出一點的怯場,步履很是從容,表情也很是淡定,許多朝臣都在猜測這取得大唐首屆武舉頭名的年輕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叩見天皇陛下,天后娘娘!”劉逸率領著身後的九名武士,一道上前,對坐上上首御座上的皇帝李治,還有簾後隱約可見的皇后武則天行了大禮,只是聲音有些參差不齊。
“平身吧!”李治溫和的聲音響起來。
“謝陛下!”又是參差不齊的聲音。
“我大唐首屆武舉很是成功,選拔了多名善武的勇士,朕甚是欣慰!”李治撫著有些灰白的鬍子,呵呵笑著說道:“特別是取得頭名的劉易安,身手更是出眾,氣度也是不凡,頗有為將者風度,朕與天后娘娘商議過了,此次前三甲者,皆破格授官,其餘幾人,也自有安排”
李治說著,從御座上站起了身,很是出乎眾臣的意外地問站在最前面的劉逸道:“劉易安,朕問你,你到底是何方人氏,祖上是何人?”
聽到李治如此問話,劉逸大吃一驚,撲通一聲跪了下來,“不敢隱瞞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草民先父乃大唐故工部尚書劉審禮今日草民有天大的冤情要向陛下和娘娘申訴!”
劉逸說著,從懷裡取出一條白色的帛帶,快速地綁在頭上,並將一份寫就的訴狀呈在頭頂!
“什麼”劉逸的一番話和舉動驚震四座,朝堂上一下子似炸開了窩般,劉逸以白帛綁頭以示孝禮的舉動讓包括皇帝在內的很多人吃驚。
聽了劉逸的話,再看了劉逸的舉動後,剛剛還和顏悅色的李治已經勃然變色,“你說什麼?你真的是劉審禮的兒子?你這般舉動是為何?”
隨著李治怒吼的聲音,幾名身著鮮豔甲冑,腰跨佩刀的軍士跑了過來,攔在劉逸面前,防備他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
“陛下,娘娘,草民的父親已經在吐蕃大營內病亡了!”劉逸跪伏在地,痛哭失聲,他想不明白,皇帝為何還不知道自己父親已經身死的事,難道鄯州的李敬玄沒有奏報送呈朝廷嗎?
“休得胡言!”邊上一名劉逸不認識的大臣上前一步,指著劉逸怒吼道:“作為劉審禮的兒子,戴罪在身,竟然敢私自參加朝廷舉辦的武舉,如今還敢在朝堂上矇騙皇上,劉審禮兵敗被俘,正在吐蕃營中待著,如何來病亡一說,陛下請治此子擾亂朝堂,胡語亂言之罪!”
“陛下,娘娘,千萬不可!”卻是吏部侍郎裴行儉站了出來,同樣跪伏在地,“此子真的是劉審禮的幼子,臣早已經知道,若要論罪,臣一併有罪,”裴行儉說著抬起了頭,“今日他說劉審禮已經病亡,肯定不是胡言亂語之事,哪有兒子詐父親死的事,還請陛下先問清事由,再作處理!”
劉逸的這番舉動,還有皇帝及朝臣們的反應把其他那些待授官的武士嚇得不輕,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裡,滿臉的驚懼,桓彥範和敬暉這才明白劉逸今日為何會如此。
而這時,簾後的武則天似叫住李治在輕聲說著什麼,李治也退後一步,在聽武則天講什麼。
因為裴行儉的這般話,殿下沒有人再站出來說什麼,但私下間議論的嗡嗡聲卻響個不停,這事太離奇了,奪得武舉第一名的竟然會是劉審禮的兒子,且在皇帝召見時候當殿喊冤,還說劉審禮已經病亡,大多的朝臣們雖然弄不清楚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