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部分,明朝第一駙馬,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河與農民軍相遇,見李自成,詭稱吳三桂願意投降,希望不要進攻。李自成對此真假難辨,雖不敢全信,仍對三桂抱有希望。不過,他並沒有放棄軍事進攻,他還是把這六人帶在軍中,企圖親去招降三桂。因為受到這六人的詐降欺騙,李自成沒有急於行軍,行速緩慢,給三桂騰出了請兵與備戰的時間。

李自成率大軍行軍九天,遲至四月二十一日才到達山海關,黃昏時至山海關外十五里的地方。李自成兵臨山海關前,迎接他的不是吳三桂或他的代表,卻是在石河西已擺開陣勢的遼兵!他當即識破了三桂詐降的詭計,這時,高選等六人企圖逃跑。自成大怒,下令逮捕他們處死,其中一人沒抓住,身中三箭,跑掉了。

李自成到達山海關時,曾派使者最後一次通令吳三桂投降,遭到拒絕。發現吳軍已列陣迎戰,不再對三桂抱有幻想,迅即部署兵力;一在石河西,以主力作正面進攻,一派唐通率少部騎兵迅速從九門口出關,繞到關外,至一片石立營,截住三桂東逃之路,與關內一側農民軍夾擊吳軍。戰鬥首先在石河西(今山海關區燕塞湖一帶)展開。

決定天下命運的山海關大戰,正式打響一片石是山海關北面長城的隘口,李自成畢竟是身經百戰的老賊寇了,戰術上極為老到,他的戰術很簡單,就是先突破防禦相對薄弱的一片石隘口,然後從關外對山海關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度,這一招無疑是很厲害的,因為流賊擁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不過吳三桂更不是個善茬,透過對山海關正面流賊的觀察,他準確地判斷出了流賊的意圖,把重兵集結在了一片石隘口,來了個針尖對麥芒,流賊大軍於次日對山海關和一片石隘口同時發起進攻,卻遭到了關寧軍的迎頭痛擊五天激戰下來,兩軍都死傷慘重,關寧軍雖然有長城天險可以憑據,但此時的流賊大軍已經今非昔比,這十萬流賊不但身經百戰,而且裝備也極為精良,陣容中有騎兵、弓箭手、長槍兵、刀盾手等完善的配置,甚至還從北京城拉來了十幾門紅夷大炮。

一片石隘口的關門很快就被紅夷大炮轟爛,流賊大軍蜂擁而上,兩軍在城門洞子展開了殊死搏殺,五天下來,城門內外就遺屍近萬具,兩軍將士的屍體幾乎充塞了整個關門。腐屍發出的惡臭千步之外都中人慾嘔。

“轟轟轟”

十幾聲炮聲之後,緊接著就是一陣劇烈的地魂山搖,堵塞住城門的屍體霎時就被紅夷大炮打出地實心鐵彈炸得屍肉橫飛,關寧軍連夜在城門沿內堆砌起來的簡易城牆也被炸成了一片廢墟,呆在城牆下的好幾十名關寧軍將士頃刻間被活埋在了斷垣殘壁之下。

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大順軍蜂擁而來,大順軍以裹鐵車牌,勾梯等攻城武器擁蜂而上再次向一片石隘口發動了猛攻!

整個山谷在大順軍火把的映照下,如同白晝。李自成站在高高的點將臺上,隨手抽出第一枝令箭,“唐通何在?”李自成大聲吼道“末將在!”唐通出列答道“令大將軍唐通帶兵馬二萬從正面出擊強攻九門口的九個水門。”李自成把令箭交給唐通“得令~”

第二枝令箭,李自成大聲喝道:“李雙喜何在?”

“末將在!”

“令將軍李甲帶兵馬二萬由左側出擊強攻望海臺。”

“得令!”

第三枝令箭,“賀錦何在?”

“末將在!”

“令將軍賀錦帶兵馬二萬從右側山角出擊強攻十六號敵樓和檔馬牆等制高點。”

“得令!”

第四支令箭,“劉宗敏何在?”

“末將在!”劉宗敏大聲應答“令大將軍劉體純帶兵馬兩萬強攻明軍儲存糧草的衛城。”

“得令!”

剩餘的二萬兵馬由李自成親自指揮作為預備隊。只聽李自成一聲令下,大順軍四路人馬高舉火把吶喊著一齊嚮明守城軍士殺去。傾刻間,炮聲、喊殺聲、刀槍的碰擊聲響徹整個山谷。經過幾個回合的大拼殺,明守軍終於抵擋不住大順軍的強大攻勢,丟盔卸甲地逃向了山海關北方。自此,大順軍經過一晝夜的浴血奮戰,終於佔領了關外要塞九門口。

李自成騎著戰馬,穿著他那身著名的氈帽行頭,駐馬山海關城牆之上,遠遠望去,只見打著吳字旗號的明軍正向一片石方向退去“去吧~~唐通在哪裡為你們挖好了墳墓!”李自成嘴角露出一絲得勝的微笑

【216】激戰一片石2

許多小說,都把一片石描寫成一處開闊地,可以讓雙方的騎兵縱馬任意馳騁,並在馬上揮刀砍殺。特別是寫到激戰中忽然間風向逆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