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輩子的人都會選擇魏霸來投機,他為什麼不能?
就在這時,來敏站了起來,冷笑一聲:“向巨達,你這話說得好沒道理。”
向朗暗自嘆惜,轉向來敏,不悅的說道:“還清來公指教。”
來敏撫著鬍鬚,嘴角一歪。“你拿丞相與先主相比,以臣比君,便是失言,此乃其一。你拿高皇帝出漢中,淮陰侯暗渡陳倉來比魏延出子午谷,就更加不妥了。淮陰侯雖然立了大功,後來卻因為謀反而被誅,是不祥之人。你拿他來比擬魏延,難道是在詛咒魏延?抑或者說,你是想說,丞相嫉賢忌能,會和高皇帝一樣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此言一出,大帳內頓時一片寂靜,只剩下來敏那尖酸刻薄的得意。“向巨達,早就讓你多讀些書,你就是不聽勸。若略知史事,又豈會鬧出這樣淺陋的笑話?”
(未完待續)
第210章 老將出馬
張合逼近到上邽城北二十里,駐紮在長離川畔。
一直遊離在上邽城外,堅持不懈地搔擾諸葛亮的田復等人得到訊息,一面將訊息送進上邽城,一面集結殘兵趕了過去。經過三個月的遊擊,三千騎兵只剩下一千三百多人,而且形容憔悴,人馬俱瘦。
看到他們這副模樣,張合吃了一驚:“傷亡很大?”
田復拱拱手,苦笑道:“右將軍有所不知,我們傷亡這麼大,是有原因的。”
“趕緊說說。”張合招呼田復等人坐下,又讓人拿過熱水和乾糧來,就坐在水邊的亂石上交流起來。
正如田復所說,他們傷亡這麼大是有原因的。騎兵搔擾步卒,本來完全是貓戲老鼠,易如反掌。蜀漢軍雖然也有成建制的騎兵,還是曾經威名顯赫的馬家軍,可是馬家軍人數不多,只有千人,馬匹和戰士都嚴重老化,戰鬥力大不如從前,根本不是田復他們的對手。田復他們傷亡大,是因為蜀漢軍有強大的軍械,他們開始不知道厲害,在一次與馬家軍的追擊中,一時得意忘形,掉進了蜀漢軍的埋伏圈,一下子損失了五百多人上。如果不是田復反應快,傷亡還要更大。
而剩下那一千多人的損失卻是飢餓和疾病造成的。他們在城外遊擊,沒有了城裡的後勤補給,附近的各縣又都投降了蜀漢軍,根本不敢光明正大的供應他們,他們只能去搶,飢一頓,飽一頓的也就罷了,可是缺醫少藥,那些在戰鬥中受了傷計程車卒得不到及時的醫治,大大的增加了傷亡率。三個月下來,死於飢餓和傷病的,遠遠超過直接戰死的。
張合聽完之後,默默的點了點頭。他為將多年,太清楚這裡面的利害了。一場惡戰下來,受傷的人遠比戰死的人多,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醫治,傷重不治的損失將非常驚人。如果再加上吃不飽,傷亡的急劇增加就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孤軍深入,沒有後勤補給的千里奔襲,就會面臨這樣的危險。張合現在身臨其境,對他們的壓力感同身受。
“小子,你們還能剩下這麼多人,牽制著諸葛亮不能全力攻城,已經是大功一件了。”
田復和那幾個都尉聽了這話,不禁落下淚來。這幾個月實在是太難熬了。三個校尉全部戰死,現在田覆被推舉為領頭的代理校尉,他肩上的擔子也非常重,張合再不來,他也要崩潰了。
“你們與諸葛亮交戰了這麼久,對這個人有什麼評價?”
幾個都尉互相看看,最後還是由田復回答。田復一邊想一邊說道:“這個人用兵很謹慎,大營扎得周密嚴謹,很難找到破綻。”
田復一邊說,一邊撿起一塊石子,在地上劃出草圖。他和諸葛亮糾纏了這麼久,交手不下數十次,潛伏到諸葛亮的大營附近也不下十次,對諸葛亮的大營基本情況瞭如指掌。
張合端著水碗,看著田復解說,非常滿意。不僅是對田復瞭解的情況滿意,更是對田復感到滿意。作為北疆重將田豫的兒子,田復頗有其父之風,好好培養,將來又是一員良將。
“和他的謹慎相比,更可怕的是他的進步之快,讓人歎為觀止。”田復將石子扔在地上,慚愧的嘆了一口氣:“將軍看到他現在的行軍佈陣,肯定猜不到他這只是他三個月來的進步所致。”
“三個月的進步?”張合愣了一下,狐疑的問道。
“嗯,三個月前,他的陣勢也沒什麼大毛病,可是如果和現在的陣勢相比,那時候的他就像是剛剛學步的嬰孩。”田復感慨的說道:“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世上還有這麼聰明的人。任何破綻,你只有一次機會,下一次,你就會發現他已經找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