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1部分,霸蜀,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未完待續。)
第947章 釜底抽薪
朝堂之爭,李嚴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挫敗了諸葛亮和他的親信,取得了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的勝利。御駕親征的事被無限期後延,重新對這個計劃進行可行姓論證。
看起來,諸葛亮是敗了,可是諸葛亮並不這麼覺得。
他的目的並不是一定要立刻出徵,而是要把李嚴、魏霸、陸遜等人召集到成都來,現在除了魏霸還沒到之外,李嚴、陸遜都到了成都,他的目的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實際上,李嚴離開關中的那一刻,他就贏了。
現在,東線,馬忠和步騭聯手重建防線;中線,諸葛遜接手了陸遜的大軍,正在按部就班的收攏人心;關中,吳懿順理成章的接收了李嚴的軍權,幾乎沒用什麼心思,就把李嚴指定的代理人李豐擠到了一邊。
李嚴蹦得再兇,又能如何?
如果魏霸也到了成都,那就完美了。
當然,諸葛亮也不是沒有損失。在朝堂上,董允被李嚴抓住了話柄,定了一個造謠生事,惡意中傷車騎將軍魏霸的罪名,免去了剛剛得到不久的光祿勳之職,被迫閉門思過。光祿勳由從吳縣返回的趙統擔任。如此一來,趙統不僅收回了虎賁中郎將的權利,還一躍踏入九卿行列,算是因禍得福。
其實,這也算是諸葛亮對趙家父子的安撫。作為元從系最後的象徵,諸葛亮雖然無法完全掌控趙雲的心意,至少趙雲不像李嚴那樣完全依附魏霸,算是可以爭取的中間力量。
丞相府,人影憧憧。
諸葛亮坐在主席上,撫著鬍鬚,沉吟不語。
副丞相楊儀坐在一旁,蔣琬、張裔、董厥、郭攸之等人圍坐在一旁,剛剛被免職的董允赫然在列。他雖然在朝堂上失去了九卿的高位,可是他在丞相府的地位卻不降反升。在朝堂上,如果不是他主動站出來向李嚴挑戰,諸葛亮就要面對李嚴的直接攻擊。以這次李嚴的氣勢來看,他有備而來,如果不是董允做了替死鬼,諸葛亮也會措手不及。
他們聚在一起,是在商量如何進行下一步動作。把李嚴、陸遜等人從前線調開還遠遠不夠,要想讓馬忠、諸葛恪、吳懿真正掌握軍權,把所有的軍權全部集中到丞相府的手裡,還需要一場真正的戰事。只有在戰鬥中,才能將那些不肯聽話的異己分子真正排擠出去。
戰場,從來就不僅僅是與敵人戰鬥的地方,更是權臣們和政敵們戰鬥的陣地之一。
他們已經討論了很久,現在面臨著一個大問題,也就是李嚴提出來那個問題:有沒有足夠的錢糧來支援這場大戰?誰來指揮的事先拋在一邊,如果沒有足夠的錢糧供應,出征就是一個笑話。諸葛亮實際上需要的只是一個區域性戰爭,可是他必須借用統一天下的名義,所以也就必須做統一天下的準備。
這也算是作繭自縛。
現在,李嚴要求丞相府出具切實可行的方案,以證明財賦積儲能夠供得起這場大戰。如果換在平時,諸葛亮不會在乎這件事,畢竟李嚴雖然精明能幹,在賬務上還不是他和楊儀的對手,把這個賬做得像那麼回事,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不可能。然而現在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卻成了一個真正的難題。
李嚴回到成都之後,立刻登門拜訪了賦閒在家的廖立。廖立曾經做過副丞相,對蜀漢有多少家當一清二楚,如果李嚴讓他出面審查這份方案,矇混過關的可能姓幾乎為零。
更何況還有一個同樣精熟錢糧的大司農馬謖在一旁虎視眈眈。
諸葛亮不敢掉以輕心,只得親自上陣。看著眼前的這些人,諸葛亮忽然有些傷感。他現在不擔心李嚴,他擔心的是還躲在朱崖的魏霸和成都的廖立、馬謖,這三個人中,有兩個原本是丞相府的參軍,是他的屬下,其中一個還是他的左膀右臂,現在卻成了他最強勁的對手。
如果他身邊坐著馬謖和魏霸,李嚴還能那麼囂張嗎?不,根本不可能。
諸葛亮很清楚,在座的這些人與普通人相比,都是人才,可是和馬謖、魏霸、廖立這樣的人才相比,他們不過是碌碌之輩,只能做一些小事,真正的大主意,還得他自己來拿。所謂的討論只能是形式上的,憑這些人的才智,根本找不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親力親為,對他的身體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即使他做好了鞠躬盡瘁的準備,心裡還有些忐忑不安。
魏霸在想什麼呢?諸葛亮不由自主的想道。他不肯來成都,是因為害怕,還是不願與他面對面?諸葛亮非常清楚,李嚴也好,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