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飛行員--勇敢的真實故事,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功夫”。這個計劃不久就流產了,因為陸軍部長斯蒂姆森“從道德上反對空襲城市和平民。”而喬治·馬歇爾將軍更集中於希特勒對美國兵構成的威脅。但是隨著和日本的戰事越來越近,馬歇爾1941年11月15日邀請華盛頓七名新聞記者舉行秘密釋出會。在這秘密的場合,馬歇爾對這些影響民眾觀念的記者說如果和日本開戰的話,美國會毫不留情地打擊他。美國將“派飛機焚燒日本城市,也會毫不猶豫地轟炸平民——將一切燒個淨光”。
由於珍珠港事件,美國不能近距離地去轟炸日本島國的飛機場,因此直到1943年轟炸日本城市的第一個詳細計劃才制定出來。該計劃表明“數量小到10噸的M—69凝固汽油彈都有可能把日本任何一個城市的大片城區摧毀殆盡”。現在日本已經變成魔鬼一樣的國家,很少有美國人在意那些轟炸是否野蠻了。但是美國空軍十分關心自己的形象,1943年的一份關於轟炸日本的備忘錄中含有這樣耐人尋味的句子:“人們期待選中的理想轟炸區域應該包括合法的軍事目標或者是離軍事目標最近的地方。”
日本是一個小國,領土相當於加利福尼亞,大部分是山區,無“內地”可言。大城市集中在沿海。“製造業的75%集中在六個大城市裡,這是非常罕見的。”“一條連線日本工業中心的線形成S狀,上端是新湟,其彎曲部分環抱著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下端穿過廣島—吳和八幡,這些城市間相隔都不超過150英里。德國只有12%的工人住在15個大城市裡,而34%的日本工人都擠在六個大城市。德國只有6%的工人住在柏林,而日本卻有14%的工人住在東京,漢堡每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只居住著6000人,而大阪每平方英里土地上卻居住著4。5萬人,東京的雷門工人區每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居住著13萬多人。
1944年2月,羅斯福收到空襲日本的戰略計劃,到1945年1月,提到“日本城市易受大火的破壞”的轟炸研究,都開始堅持這樣的意見即城市“最終會成為重要有效的轟炸目標”。因為工業聚集在城市,特別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許多家庭就像個車間,為附近的工廠生產組裝零件。每個工廠就如同根系成網狀的一棵大樹,延伸到周圍生活區,既吸納工人又蒐集零件。”
埃爾默·戴維斯是戰時情報辦公室負責人,1945年2月,他告訴參謀部美國民眾的看法,“關於轟炸日本,民眾似乎沒有從人道主義的觀點提出強烈反對,但有些人對持續轟炸柏林持反對態度。”辛迪加軍事分析家埃略特稱,“堅決摧毀日本工業,不要給它的工廠留一塊瓦片,直至在日本再也看不到一臺電動機、蒸汽機或柴油機,看不到化工廠,連一本講這些東西怎麼生產的書也毀掉。”1945年羅斯福的兒子和顧問艾略特·羅斯福稱“要炸得日本只剩一半人口”,B—29轟炸機使此變為可能。
二次大戰中,羅斯福對轟炸機投入鉅額費用,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在戰爭中使用的最昂貴的武器:原子彈花了20億美元,但很多華盛頓人士指出B—29轟炸機是美國“30億美元的豪賭”。
空中堡壘“B—29”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冒出來的技術上的成功。早在珍珠港事件前,亨利·阿諾德就認為需要生產一種長距離飛行的大型轟炸機保衛美國免遭納粹的威脅。在珍珠港事件之後,亨利匆匆趕製B—29。他要求改進飛機的效能,亨利要求在正常情況下需要幾年才完成的工作在幾個月之內完成。然而製造出來的飛機被機械問題所困擾。發動機過熱導致起火,頗負盛名的試飛員在試飛中機毀人亡。
沒有人願意駕駛B—29轟炸機,這一點自是在情理之中。所以亨利請求杜立特爾·吉米派最好的飛行員保羅·蒂貝茨駕駛。他曾首次駕駛美國戰略轟炸機轟炸德國。他雖然剛29歲,但飛行技術嫻熟,而且安靜、沉穩,是一個善於鼓舞士氣的領導者,蒂貝茨迅速實現這項計劃,被稱為“B—29先生”。
B—29轟炸機與其他飛機的區別就像步槍之於彈弓。在飛機發展史上,它的機體最大、最長、最寬、最重、最快,飛行距離最長,四個螺旋槳每個長16英尺。能攜帶10噸炸彈,同時還能每小時飛357英里。能為11位機組人員提供像客廳一樣舒適的環境,它能在空中連續飛行16小時。其他機型在3萬英尺高空時溫度降至零下50度,人就要穿厚衣服,戴笨重的氧氣罩,但這種“空中的卡迪拉克”備有機組人員密封箱,飛行員能穿日常衣服舒服地待在裡面。一旦掌握了它的操作,它就會變成二次大戰時殺傷力最強的武器。一位飛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